盛唐輓歌 作品

第114章 任性而隨意的方節帥

  很快,回紇使者就被帶到唐軍的中軍大帳,跟方有德見了面。

  此位使者頭戴扇形冠、紅色圓領長袍只到膝蓋,對躬身行禮。

  行禮的樣子是有了,只是態度有些敷衍。

  “使者前來,可是商議會盟之事?”

  方有德坐在一張高腳凳上,將雙腿放在另外一張高腳凳上,語氣不耐的詢問道。

  “回方節帥,我主骨力裴羅還要親自率部追擊突厥殘部,時間緊張。可否將會盟地點改在磧口?

  靈州城途遙路遠,我主擔心會耽誤軍國大事。”

  回紇使者語氣平靜的詢問道。

  這個要求極為無理,回紇那邊也知道。不過話說回來,漫天要價,落地還錢,不就是這種規矩麼?

  “如果本節帥不同意呢?”

  方有德眯著眼睛反問道。

  哪知道回紇使者聽到這話,便毫不客氣的回懟道:

  “我聽聞唐國君臣各行其事,皇帝定策,而百官與諸將共執行之。

  方節帥披堅執銳自然是不在話下,可這等軍國大事,節帥是不是寫信回去請示一下唐國皇帝比較好呢?

  萬一節帥同意,皇帝又不同意,那方節帥豈不是左右為難?

  快馬去長安,一去一回也用不了幾天。鄙人可以等,又或者回去稟告我主亦可。”

  回紇使者的態度很明確:你不就是個帶兵的將領麼?會盟的事情,還輪不到你發話!

  回紇人有恃無恐,並不是沒有依仗的。

  回紇人的勢力已經深入到沙州以北乃至西域一帶,若是與吐蕃人聯合,則大唐西域將會面臨極大壓力。

  雖然回紇人這樣做也是吃力不討好的魚死網破之舉,但也說明回紇人並非待宰羔羊。

  他們是有能力有手段反戈一擊的。

  帥帳內眾將都對這位回紇使者怒目而視,卻也不敢輕舉妄動。在方有德開口前,他們什麼都不會做,這便是方節帥治軍的嚴苛所在。

  “你說得很對。”

  方有德站起身,一步一步走到那位回紇使者面前,盯著這個比自己矮一個頭的回紇人。

  這位回紇使者也是膽大,與方有德對視,竟然毫不示弱。

  這次他並非無腦,而是要試探大唐對於會盟的態度。如果大唐對這次草原會盟勢在必行,那麼是不會在意回紇使者的一點點“無禮”的。

  畢竟,這點面子比起真金白銀的牛羊牲畜來說,完全不值一提!

  然而,就在回紇使者愣神的一剎那,方有德猛的從腰間拔出短刀,直接捅進了這位回紇使者的腹部!

  隨後刀柄轉動,十死無生!

  這位回紇使者面容扭曲,萬萬沒想到指揮打仗頗有水平的方節帥,居然如此不講武德!

  使用這般的下流手段襲殺使者!

  很快,他雙目圓睜的倒下,似乎根本不明白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來人啊,回紇使者行刺本帥,但學藝不精,被本帥反殺。將刺客屍首送到回紇牙帳,轉告骨力裴羅:大唐皇帝乃九五之尊,行刺本帥就是對大唐不敬,對皇帝不敬。

  不過這可能並非是他的本意,而是下面的人在仇視大唐,意圖不軌。

  為了會盟的大義,本帥就不計較這點小事了。如果骨力裴羅給我軍賠償九百五十匹駿馬以示對大唐聖人的尊崇,並且立刻去辦。

  那麼此事本帥可以當做沒發生過,下不為例。

  如若不然,此次會盟大唐還會不會邀請回紇,可就兩說了。”

  方有德指著回紇使者的屍體睜眼說瞎話,帥帳內的顏杲卿、張巡等人,全都是見怪不怪,一點意見都沒有。

  在軍隊裡面,只要誰能帶領三軍將士們打勝仗,最後能落實戰功賞賜,那他就是神一樣的人物,說話比皇帝的話管用。

  而跟著方節帥混,總結一句話就是:打仗死得慢,戰時立功多,封賞不拖欠,當兵有尊嚴!

  等屍體被拖走後,方有德這才環顧眾人,若無其事一樣的辯解道:“這些回紇人就是欠收拾,伱們說是不是啊?收拾一下,他們就會老實一段時間了。”

  “節帥英明!”

  眾將一齊行禮道。

  “嗯,今日拔營,目標回紇牙帳,先沿著河流行軍五十里,看看骨力裴羅到底識相不識相。”

  方有德隨口下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