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237章 去,就是九死一生

  不管是因為什麼事!”

  方重勇對何昌期吩咐道。

  “可是節帥,這些人不是普通丘八啊?萬一……”

  何昌期一臉猶疑在方重勇耳邊小聲嘀咕道。萬一這些人突然暴起把方重勇殺了,那樂子就大了!

  “放心,我心裡有數。”

  方重勇滿不在乎說道。

  將何昌期打發走以後,方重勇看著面前數十個安人軍的壯漢。只見他們臉上表情漠然,視死如歸。似乎已經對任何事情都不太在意的樣子。

  這種人,別說是暴起傷人了,就連逃跑的慾望都沒有。

  河湟谷地的外圍都是高原與山地,氣候苦寒,並且到處都可以瞥見吐蕃人的斥候遊騎。這些人就算想跑,又能跑哪裡去呢?

  總不能說潤到吐蕃那邊去當奴隸吧?

  “蛇無頭不行,你們誰是領頭的?”

  方重勇環顧一眾安人軍刺頭,沉聲問道。

  一個身高八尺有餘的壯漢,從人群中走出,傲然看著方重勇詢問道:“就是耶耶,要殺便殺,何須多言。就是耶耶領著人鬧餉的,拿著耶耶的人頭去給長安天子交差便是!”

  “伱叫什麼名字?”

  方重勇沒搭理對方說的那些廢話,直截了當詢問道。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耶耶便是安人軍副軍使張守瑜!”

  踏馬的,安人軍副軍使帶領的譁變,難怪鬧得那麼大!

  這些人居然沒有掉轉頭去攻打鄯州,當真是這年代的丘八,還講究一點職業道德和軍人榮耀啊!

  若是換成五代十國鬧這種事情,隴右搞不好要換節度使了!那種情況安人軍要是譁變鬧餉不攻鄯州,方重勇都會管他們叫大哥。

  方衙內一直感覺哥舒翰似乎很想弄死安人軍這批刺頭,原本他還有點不懂哥舒翰為什麼如此不講袍澤之情。

  原來是張守瑜這個副軍使,居然趁著哥舒翰去開會的時候,直接帶著一干親信譁變了。

  這等於直接給哥舒翰上眼藥,哥舒翰能不生氣麼!

  現在之所以沒暗地裡把這批人做掉,只是因為投鼠忌器,怕外人以為他想隱瞞真相才滅口!

  方重勇恍然大悟,怪不得隴右邊軍高層,對安人軍譁變的內幕諱莫如深,就連王難得和蓋嘉運都不提這一茬。

  原來是因為影響太壞了,不得不淡化。

  不提張守瑜的事情,起碼隴右邊軍中高層看起來還是忠心的,譁變只是因為底層丘八們不滿冬衣拖欠而已。

  一旦將張守瑜帶頭譁變這茬暴露在陽光下,那隴右邊軍將領,一個兩個看著都像是會造反的,這可真是“不能說的秘密”啊!

  “給個痛快,你們想死還是想活?”

  方重勇看著張守瑜問道。

  他還沒說話,身後一個丘八直接跪在地上對方重勇大喊道:“請方節帥指條明路吧!”

  “請方節帥指條明路吧!”

  一群人都跪了,只有張守瑜像個傻子一樣站在原地。

  “弟兄們,朝廷這樣對我們,我們都不爭了嗎?

  張某現在就以死明志!某就是要讓朝廷那些喝兵血的狗官們知道,我們隴右安人軍,絕非叛逆!

  我們就是要爭一口氣!”

  一根筋的張守瑜,一邊說一邊要撞營房的木樁自盡,卻是被眾人七手八腳的按在地上跪好了!

  張守瑜覺得氣節很重要,但很顯然其他人並不是這麼想的。

  “有這氣力撞柱,怎麼不留著打吐蕃人!”

  方重勇將張守瑜一腳踹到地上,指著他呵斥道!

  聽到這話,在場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不管怎麼鬧,他們的行為,也跟沒奶吃的孩子喊娘是一個性質。

  “三條路你們選。”

  方重勇轉過身,伸出三根手指,背對著張守瑜等人繼續說道:

  “第一條路,就是某派人以死囚的名義,押送你們去蘭州。然後對外宣佈,你們已經被朝廷處以極刑。

  等到了蘭州以後,有人會接應你們,到時候自有安排。

  某先聲明,這條路極為危險,九死一生。不要幻想著半路逃跑,只要你們跑路了,全家乃至同族和親友都會被牽連。

  但只要聽本節帥的安排,將這條路走完,那你們身上的汙點就被洗白了,某會給你們一個體面的迴歸。”

  “第二條路,將你們這數十人打散後,分配到石堡城一帶的前線,編入那些千人邊軍屯紮的城堡之中,作為普通士卒戍邊。

  當然了,你們現在在隴右邊軍當中,也是過街老鼠一般的存在。各軍主將會怎麼對待你們,本節帥絕不過問。要是一不小心被人弄死報個失蹤,某也不會過問。”

  “第三條路嘛,就是你們只當今日沒見過本節帥,本節帥也只當沒見過你們!

  今夜,某便會安排讓你們吃頓好的,然後明天一大早,你們就共赴黃泉。

  當然了,你們的首級會被掛在鄯州城的城頭一個月,以儆效尤。難看是難看了點,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三條路,你們想怎麼選?”

  方重勇的三條路,第一條是風險未知但極有可能會死的活路,好處就是無論死活都可以“洗白”。

  第二條路是慢性死亡之路,他們這批刺頭到了與吐蕃人對陣的最前線,而且還是非駐地,估計不要幾個月就會死得一乾二淨。

  第三條路其實就是什麼都不選,然後明天痛痛快快去死。

  很顯然,說是三條路,其實只有第一條路可以試試,其他的路不過是苟活與速死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