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264章 被架在中間的節度使

  方重勇忍不住輕輕點頭,現在大唐邊軍還是最鼎盛時期,遠不像是安史之亂後的防秋兵與團結兵,拿錢辦事形同僱傭。

  一炷香時間不到,赤水軍還在駐地沒有外出的各營士卒,都已經集結到位,在校場列隊等候訓話。

  “方節帥,赤水軍列隊完畢,校場內外共計一萬五千餘人。其餘有些在外巡邏,有些分散屯紮於其他駐地。”

  郭子儀對方重勇叉手行禮稟告道。

  “傳令兵到位了麼?”

  方重勇沉聲問道。

  這麼大一個校場,又沒有電子擴音設備(基本擴音裝置還是有的),離得遠的方陣都是通過傳令兵傳話。

  類似這樣全軍訓話的次數,日常幾乎沒有,很多丘八終其一生也不曾見過。

  不僅如此,天子在進行“大禮儀”祭祀活動的時候,因為參與者太多,其實也是通過局部傳令的方式,由專門負責傳令的軍人或宦官傳話。

  “回節帥,皆已待命,請訓示!”

  郭子儀大聲喊道。

  “嗯,郭副軍使有心了。”

  方重勇淡然說道,特意加了一個“副”字。

  一行人走上校場看臺,方重勇看著四周密密麻麻的方陣,心中幻想著數萬人的軍陣在戰場上廝殺的壯觀場面。

  那真是如山崩地裂,洪水奔湧,不可言狀。

  單個人的力量,在大軍面前無足輕重。

  “朝廷有命,赤水軍中須選出一萬人,分別遷徙河東五千,朔方五千。另有河東軍五千,朔方軍五千入赤水軍以補齊編制。

  此事已經無從更改。

  本節帥不玩什麼厚此薄彼的把戲,在這裡跟你們一五一十的說明白。

  選一萬人,本節帥說了算。選誰不選誰,看你們的表現如何。

  遷徙出河西的安置費,一人五十絹。河西這邊本節帥特批,先給你們發再上路。

  此外,還要選出一萬精銳,西征小勃律。只要願意出征,並且最後被選上的,先發一年春衣冬衣。要是能打贏,朝廷還有賞賜。

  本節帥問伱們,有沒有不願意參加遠征,也不願意改遷河東或朔方的人,現在就出列!”

  方重勇說了一通話,傳令兵立刻離開看臺,前往遠處方陣傳話。

  然後看臺上的所有將領,包括作為親兵的銀槍孝節軍部分士卒,都在靜靜觀察著有沒有人站出來。

  出乎意料的是,大概是被某些“江湖傳聞”的故事給嚇壞了,此時沒有一個人願意站出來表態“不遷徙,不遠征”。因為此刻出列,極有可能被主將以儆效尤,當著一萬五千多人的面被斬立決!

  “很好,赤水軍中果然沒有孬種。

  本節帥已經給過你們機會。所謂有言在先,現在就說明白:將來有不服移鎮者,斬立決。

  三日後,赤水軍中開始選拔遠征軍,校場之上各憑本事。諸位各自回營吧!”

  說完,方重勇大手一揮轉身便走,直接出了赤烏鎮。看得郭子儀等赤水軍將領面面相覷。

  等眾人已經離開了赤烏鎮的範圍,快到武威城城門口的時候,郭子儀忍不住將方重勇拉到一旁,說出了心中的疑問。

  “方節帥,剛剛軍中訓話,只怕回紇城旁聚落不會心服口服。讓他們一起搬遷到河東和朔方,不亞於給樹木斷根。

  如此一來,赤水軍中回紇騎兵譁變或難以避免。”

  郭子儀一臉懇切說道。

  “所以,他們就應該在校場上一較高下,進入遠征軍序列,在西域建功立業。”

  方重勇淡然說道,輕輕擺手,顯然不當回事。

  郭子儀無言以對,他是應該說對方太想當然呢,還是說這位衙內想建功立業想瘋了在瞎搞呢?

  郭子儀認為,回紇騎兵的問題,需要耐心溝通,好生安撫。

  他們所屬的城旁聚落現在也是進退兩難,這些都是非常現實的生存問題,絕不是在無理取鬧。

  “節帥,丘八們想的多半不是封妻廕子,而是當兵吃糧。

  您說的建功立業,他們不明白啊。”

  郭子儀一臉苦笑,換了個角度勸道。

  “回紇部落內遷,進而編戶齊民,乃是自開元以來的國策之一。不是本節帥不想遷就他們,而是朝廷不能遷就他們。

  不肯接受正規調令的部曲,那就不值得存在於邊軍,本節帥到時候定然會用雷霆手段擺平。

  今日校場訓話,不過是告訴赤水軍所有士卒:本節帥做事堂堂正正,不玩那些魑魅魍魎的伎倆,一個唾沫一個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