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輓歌 作品

第307章 如虎添翼

  大唐官吏在此推行政策,也不光是靠一張嘴,他們多半在說話的時候,手裡也拿著刀。

  銀槍孝節軍所到之處,交子自然可以推廣無礙。反之,若是軍隊不能到位,說再多也沒用!

  唐軍的控制範圍,只在西州(高昌國故地)以東。在這個區域的城池內,大唐的律法與秩序還有幾分威力,雖然也是“軍管模式”,一切以軍需為最優先。

  而過了西州,就不存在大唐的法律與秩序了,一切都是武力至上!同時追逐利益!

  那邊的西域小國,今年跟著大唐混,明年又跟著吐蕃混,類似的情況比比皆是。

  “本節帥出發後,河西的支援不能斷。雖然有以戰養戰這樣的說法,但是不能把希望寄託在土地貧瘠的西域小國身上。

  安西與北庭都護府,另有一套人馬,本節帥不一定能如臂指使。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方重勇拍了拍楊炎的肩膀殷切勉勵道。

  “節帥請放心,屬下就是在河西砸鍋賣鐵,也會把輜重送到銀槍孝節軍中,以報節帥知遇之恩。”

  楊炎激動說道,這話絕對是發自真心。

  “你辦事我一向是放心的,不過……”

  方重勇說著說著,看到不遠處銀槍孝節軍募兵的徵兵點,有個看上去三十歲不到的年輕人,在跟負責募兵的何昌期起了衝突,讓後面排隊的人極為不滿,場面有點混亂。

  方重勇帶著楊炎,不動聲色混進圍觀人群裡面,就看到一個壯漢正在跟何昌期吵架。

  “本將軍說過了,銀槍孝節軍雖然是不論出身,只要實力夠了就行,但就軍規規定不收刺配的人。

  你這臉上刻了那麼大一個囚字,這第一關都過不去,還有什麼好說的?”

  何昌期不耐煩的解釋道。

  不收刺配的囚犯入銀槍孝節軍,是基哥定下的規矩。因為基哥就這一個規矩,其他都隨意。所以方重勇也沒有辦法,只能將其作為募兵的“硬標準”。

  “某隻是想建功報國而已。再說了,某臉上被刺配,是因為從前從軍的時候,被人誣陷報復所致。

  國家難道不需要好漢為之效力麼?

  將軍又豈能不問青紅皂白就直接拒絕呢?”

  這人說話一套一套的,看面龐不太像是傳統的武夫出身。不過一身打扮又很落魄,粗布麻衣頭上頂個璞頭,一副振振有詞的模樣,說得何昌期面色尷尬。

  涼州這邊,雞鳴狗盜之輩很多。

  還有很多出身不高的,比如說贅婿被髮配的,在家鄉混不下去的,以及被流放的。這裡對於世家那一套不怎麼感冒,很多人的身份來歷都是不能查,曝光就死的那種。

  所以此人這番話在人群中很有共鳴,搞得何昌期有點騎虎難下。

  如果拒絕此人,那就說明銀槍孝節軍不是“求賢若渴”,之前的宣傳只是說說而已。依舊是以身份看人,將來哪個英雄豪傑還會投效呢?

  如果答應讓對方參加考核,何昌期下不來臺,也不符合銀槍孝節軍的規矩。

  “不要聒噪了,戴上這個面具,參加考核。”

  方重勇給那人遞過去一個鐵面具,正是繳獲自吐蕃禁軍的。

  何昌期一看到方重勇來了,剛才還囂張得跟發怒的雄雞,現在立馬變成了老實的鵪鶉,退到一旁不說話了。

  那人似乎也猜到了方重勇的身份,鄭重抱拳行了一禮,隨即將面具戴在臉上,整個人的氣質瞬間一變,就差沒在衣服上寫上“生人勿進”四個字了。

  “都好好在這排隊!銀槍孝節軍待遇優厚不假,參戰執行的軍令也最危險!

  對自己本領不自信的人不要來,但只要是有本事的,來一個本節帥收一個。

  你們繼續吧!銀槍孝節軍的大門永遠為你們敞開著,有本錢,不怕死的人只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