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要無 作品

153.竹筋城牆


                 漢軍果真沒有停留,接上張毅的家眷後便匆忙返回了遼東,校尉害怕,害怕再待一會自己手底下的這些人就不想離開了,所以連忙撤離。

  烏桓開始建城,張啟也不想留著他們以及張毅的家眷,所以便讓他們離開了,不過臨走時,張啟讓他們帶走了牛羊各一萬,馬匹三千,布帛人參數擔,這是他給青花的嫁妝。

  面對張啟的大方,張廣沒有猶豫欣然的接受了,在烏桓的這些天,他與青花交談甚歡,青花不是他預想中的悍婦,反而知書達禮,所以心底的最後一絲牴觸沒了,對於自己父親的媒妁之言不在抗拒。

  而張嬋臨走時卻幽幽的看了幾眼張啟,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父親說的那個俊才就是他,可惜自己沒有被人看上,反而是讓對方嫁了妹妹過來。小說

  漢軍與張廣等人的離開讓烏桓高速運動了起來,特別是帶回來的這四五萬的俘虜,短暫的休憩一晚後就被人安排投入到了勞作之中。

  挖掘地基,這是烏桓城城牆的地基,不寬,只有兩米,這是外牆混凝土的厚度。

  在胡玲與張啟的商討中,烏桓城城牆厚十二米,高十四米,其中城牆的厚度採取了包夾的方式,既兩段內外牆中間包夾一段泥土牆。

  而內外牆的混凝土厚度就是各兩米,中間包夾八米的泥土牆。

  沒有相應的澆築設備,所有內外牆採用階段式施工,兩米兩米得往上修,這樣也讓中間泥土牆的填埋也方便不少。

  挖掘地基出來的泥土可以直接往內側堆積,到時候第一階段的兩米城牆建成就可以直接夯實。

  這樣的高度建築,其中的需要的骨架不可缺少,用鋼筋太過奢侈,張啟目前也造不出來,所以採用竹筋,雖然這樣做會降低城牆的使用年限,但卻可以讓混凝土城牆有著遠超於這個時代城牆的強度,而且還便宜。

  竹子,這對這個時代的東北來說並不少見,現在這個時代還處在溫暖期的末尾,相較於寒冷期都還有小品種竹子生長的東北,在這個時代更是品種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