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要無 作品

188,騎虎難下


                 一日之間。

  匈奴席捲朔方郡。

  百姓累累,如同牛羊一般竄逃著,被驅趕著,被殺戮著。

  但有那麼一批人,他們在全力救助這些百姓,收攏,告知,走暗中與匈奴人定好的通道,往東方而行。

  奇怪的是,匈奴人似是認可了這種行為,有小部落的戰士看到了那些百姓,正想上前發洩,卻被一匹比他的馬高出半個馬身的騎兵阻止。

  騎兵眼神冰冷,似有再往前一步便是就地格殺的下場。

  對於這些騎兵,匈奴人各部這段時間已經見識過了,或者說伊稚斜能這麼快的安撫住草原各部,靠的就是這些騎兵。

  小部落的匈奴戰士訕訕的笑了笑,跟上了大部隊。

  高馬騎兵冷眼眺望,旋即繼續遊離在這些百姓的遠處。

  匈奴十萬大軍宛如蝗蟲,七日內將朔方吃的一乾二淨,除了幾座有城牆的縣城,四野寥無人煙。

  裹挾著巨大的財富,匈奴人高歌猛進。

  在有收穫的時候,匈奴人的戰鬥意志要比漢軍高出數個檔次。

  這與他們的軍功制有關,凡戰時所得皆為私有,甚至,有表現突出者,還會得到匈奴高層的封賞。

  用漢朝的收穫刺激匈奴人的戰鬥意志,冒頓就是靠著這個,在短短數十年間橫掃了整個大幕以及西域諸國。

  而這套軍功制度自然也從冒頓單于那會沿襲至今,超高的利益所得之下,有了收穫的匈奴騎兵是無比恐怖的。

  因為他們想要這些財富,想要活著把它們帶回部落,但凡有阻止他們的人,都將遭受他們最無情的宰殺。

  雲中郡。

  飛將軍李廣的旗幟插遍了所有縣城。

  面對李廣。

  匈奴人也不做過多的糾纏,特別是在這種守城戰上。

  在劫掠掉一些來不及撤離或者沒地方撤離的百姓後,匈奴人對縣城興致缺缺繼續東進。

  匈奴人在行動。

  漢軍同樣也是。

  雲中郡,朔方郡在匈奴離去後同時收到了一封密信。

  李廣撫須思索。

  而朔方公孫敖卻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即刻收攏了殘軍重新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