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要無 作品

226,大風!


                 箭雨正在來回互射。

  漢軍與匈奴都各有損傷。

  古代戰爭,正面搏殺的場面其實並不是主要作戰方式。

  使用弓弩才是常態。

  往往一場戰鬥,只要箭矢還有,那打上個一整天都是有可能的。

  而一旦箭矢消耗一空,那麼正面廝殺時常都是一個照面就分出了勝負。

  人不是機器。

  他有感情,會害怕,會恐慌。

  而恐慌是會蔓延的,一旦有了苗頭,除了主將身邊的那些精銳,其他普通的士卒就會被裹挾潰散。

  如今也是一樣。

  兩軍互射,拼的就是誰帶的箭矢多。

  漢朝武備充沛,所以衛青暫不著急,而匈奴。

  一支骨箭換到漢軍的一支鐵箭就已經大賺特賺了,草原上別的不好說,骨頭是絕對不缺的。

  “繼續。”

  “繼續。”

  同一時間,伊稚斜跟衛青同時吩咐了左右。

  匈奴人那邊骨箭的穿透力根本無法對武剛車造成威脅,武剛車造出來的目的就是用作移動堡壘的,全身鐵質,牆體開出射擊孔,這是漢朝專門為了對付匈奴人而打造出來的利器。

  雖然匈奴人得不了好處,漢軍其實也是一樣。

  他們的角度太差,敵高我低,陽光又刺眼,這讓那些撅張者們根本無法瞄準,偶爾看清了,也因為地利的緣故導致箭矢射程不夠。

  雙方打的剋制,就這麼一輪一輪的消耗,就看誰先支持不住。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

  陽光對漢軍能造成的影響已經大減,天空灰濛濛的似乎要下雨的。

  敵我雙方換了一輪又一輪的士兵進行勾引與防守,但是除了增添一些倒黴蛋傷兵外,都沒有取得太大的戰果。

  “將軍,後軍到了,不過主力部隊大減,只剩下八千左右了。”

  漢軍大營,親衛兵俯首在衛青耳邊言語。

  “嗯,我知道了,先讓李廣填補右路的防守空缺,給他的軍隊配發齊全的弓弩。”

  “諾!”

  親衛兵拱手應諾,走出了大營。

  剛剛抵達還在修整的後軍殘兵。

  衛青的親衛兵如實向李廣傳達了命令。

  一身甲冑沒有離體,但顯得有些狼狽,身後的披風幾有破損,頭頂的流櫻也雜亂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