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老闆 作品

第二百一十六章:打了小的來了老的?誰這麼慘?

  對於國內所有這個領域的研究者而言,只有一個詞能夠形容。

  那就是“代差”。

  巨大的代差。

  牟仲義看向周瑞,無論這個學生是在多麼神奇的“巧合”下完成了這次奇蹟,他都想對這個學生說一句謝謝。小說

  這是一條全新的路徑,不單單是科研工作的路徑,更可能打開很多的局面。

  吳華民道:“老師,咱們接下來怎麼弄?要寫論文麼?”

  牟仲義瞥了他一眼:“寫論文和你有什麼關係,這是小周獨立完成的實驗結果,你最多算是個通訊作者,也不對,你做通訊作者都不夠格,頂級期刊也未必會看伱的面子,就認真審核一個本科生的論文.”

  這無疑是份重磅級的研究成果,哪怕暫時無法逆推製備過程,也夠發表在頂級期刊上了。

  只要有一個有分量的通訊作者背書,他相信這個發現將會讓很多人抖一抖。

  而周瑞也會成為,一顆科研界的新星。

  但要想發論文,就一定要披露一些數據,甚至展示超材料的部分結構

  否則總不能空口無憑聲稱自己如何如何吧

  看著吳華民和韓子茵手上的手寫記錄,牟仲義想起了以前參與成飛項目組時的回憶

  那時哪怕一個螺絲釘的參數..都是機密中的機密要寫進論文裡的話,以後如果有機會用於“那個領域”,會不會被針對找到破解之法?

  很多東西之所以無法破解,就在於敵人連是個什麼原理都不清楚。

  牟仲義對周瑞說道:“小周.你這個成果.你這個東西.你這個.”

  周瑞微笑道:“牟教授,您直說就好。”

  牟仲義咬牙道:“我是想說.你能不能先暫緩論文的發表,實在事關重大,萬一以後這項技術有機會應用在軍工領域,發到外網上的東西,可是就收不回來了。”

  “當然,我也不是一味的讓你忍耐,我們復大對於內部出現的科研成果,有一整套助推方案,到時候不但可以撥款經費建立新實驗室,甚至不影響你展開商業活動,科研成果的轉化一直是我們重點關注的,無論軍用的還是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