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月下 作品

第 247 章 歷史車輪

十一月初十,萬里無雲,陽光溫暖地灑在天地間。




漢水上的行船依然密集,並未因年關將至而有絲毫的減少。




一名老漢吆喝著牛車,推著一車厚厚的草被,在牛車慢條斯理地行進中,走上了橫跨大江,連接襄陽與樊城的大橋。




這橋是一直都有,但以前都是木頭做的浮橋,後來因為影響船隻通行,被拆除了,隨後便開始修築石橋。




聽說這橋是由襄陽書院的學子們耗費了三年時間勘探修改,在周圍建立了幾座小橋後,才修築的,這橋柱和拱券都非常高大,每個橋洞都夠兩丈高、三長丈寬的大船通行,每個橋洞的兩端都有兩個橋洞,看著又輕巧又漂亮。




橋面鋪的都是一根根大條石,平整得像是水面一樣,橋墩兩邊還是尖的,像是船一樣,聽說叫鳳凰石。




這橋修得還特別快,用了什麼起吊滑輪,聽說修築時,還鋪了兩條鐵做的細路,老漢很難想象,是什麼貴重的東西,需要用鐵的路來運。




牛車順著大路走上了橋面,橋上站著十來名士卒,正在挨個收過橋費,一人是一塊,一車是十塊,小孩兒不足五十斤的免費。




一個少年生得高大些,剛好五十斤,正哭喪著臉,拖著孃親的手說要一起去趕集,求她帶著一起去啊!




老漢在旁邊交錢經過,有些心動地看著那鐵板做的立稱,那可真是個好東西,只要人走上去,便有一個水柱刻度,直接顯示是多重,這東西聽說也是研究院弄出的新東西,以後收糧,也都可以用這個來計量了。




這可比鬥好用,那些刻薄的小吏,每次都要把鬥裝的滿到有一個尖,那可是不少糧食了!




等過了橋,車下的稻草裡猛然冒出一個年輕的腦袋,笑嘻嘻地道:“可真是悶死我了,謝謝羅叔。”




“聽說北邊的碼頭招臨工,你自去吧,要我說,樊城那邊如今招的匠人也不少,你怎麼老想過橋,”羅老漢看著少年跳下車來,“橋這邊工錢是高點,但扣了過橋費,也就不剩多少了。”




他抱怨著少年不按著長輩的要求來,又吩咐了帶他回去的時間,這才趕著牛車,去河邊的草市裡賣草被。




這是他們一家人在晚稻收割後,花了一個多月時間,才編好的稻草被,曬了好幾日的太陽,蓬鬆又暖和,他們家的用料紮實,編被的稻草繩都是五根一股呢,就是賣去北邊給那下雪的地方蓋,也足夠了。




他們家的草被編的大,擠一擠,可以蓋住五個人,這寒冬臘月的,只要吃飽了,蓋上草被子,外邊再套一個薄被,就能暖和和的熬過冬天。




老漢尋思著,等家裡剩下的兩車草被賣光了,應該能得來六百多錢,到時買上半扇豚肉,三斤鹽,要是能在山上尋些上松柏丫,就能燻上,那便是個好豐年了,剩下的錢,再給家裡老婆子和小孫兒扯上兩身新衣裳,小女兒要出嫁了,最近市裡有特別豔的紅布,要是能穿件紅衫,閨女怕是要高興好幾年。




也不知剩下的錢夠不夠買紅布。




唉,今年的明明是個好收成,交完稅後,剩下的米足夠全家人吃到明年秋收,連稻草都賣了個好價錢,十多年前,這樣的的光景是隻能在夢裡有的,怎麼如今這日子好過了,錢反倒還越來越不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