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不天涯 作品

第113章 超級新星和富豪千金


                 在澳網,高手雲集,來自世界各地的網球名將齊聚一堂。

  大師賽雖然也算是頂級賽事,但偶爾會有幾個頂級球員因為各種原因選擇退賽。

  可是四大滿貫就不一樣了,沒有一個網球運動員想錯過這樣的網壇盛世。

  此刻的陳然雖然手握一個巡迴賽冠軍,還是史上最年輕的,但身處大滿貫的世界裡,依然站著如嘍囉、

  除了來自華夏本土的記者,幾乎沒有人會在乎他。

  當然陳然對此也是絲毫不以為然,他已經將注意力都放在了即將到來的資格賽上。

  在給家裡人報了平安之後,陳然便帶著體能教練謝爾蓋去訓練場練球。

  這一次img公司給陳然安排的訓練對手,是新生代球員裡的佼佼者—美國天才新星羅迪克。

  出身於1982年8月30日的羅迪克,如今還不滿21週歲,但已經是這一屆澳網的九號種子。

  羅迪克也是繼92年的張德培之後,進入年終top10最年輕的美國人。

  陳然不記得羅迪克在本屆澳網的最終成績,只知道最終奪得冠軍的是那個光頭阿加西。

  當然這也是阿加西職業生涯裡的最後一個大滿貫冠軍,直到他在2006年退役時,阿加西的大滿貫數量一直停留在八個。

  至於阿加西決賽的對手,似乎不太有名,陳然也不記得具體名字。(31號種子舒特勒)

  但應該不是費德勒,不是休伊特,不是薩芬,也不是眼前的羅迪克,多半是一個異軍突起的黑馬。

  在進入訓練場後,陳然也悄悄打量著眼前的羅迪克,戴著一頂標誌性的棒球帽子。

  此人在前世的男子職業網壇,也算是一個赫赫有名的球員,以爆發力強,揮拍速度快著稱。

  在另一個美國人,2米08大漢伊斯內爾成長起來之前,羅迪克是職業網壇裡最為著名的發球大炮。

  這傢伙在去年的時候,曾經創造過個人發球最高時速238公里的紀錄,而陳然的最快發球速度是215公里。

  如果只計算一發的平均球速,羅迪克也達到了驚人的209公里。

  更令陳然印象深刻的是,羅迪克在和德約科維奇的九次交鋒,竟然贏了5次,還佔據了上風。

  這可能是世界頂級球員在和德約科維奇交手之中,唯一一個在戰績上佔據優勢的。

  當然羅迪克在30歲就早早退役,並未遇到後來已經步入巔峰的德約科維奇。

  不過坦誠地講,如果只看成績,羅迪克只有一個大滿貫,不僅與三巨頭相差甚遠,甚至連第二階梯的穆雷和瓦林也有一大段距離。

  但偏偏此人知名度不小,人氣旺盛,和三巨頭相比也沒差多少。

  “或許因為他是美國人的關係,國籍加成吧。”陳然在心裡嘀咕著。

  羅迪克也在觀察著陳然。

  一個不到十七歲的亞洲選手竟然成為了最年輕的巡迴賽冠軍,雖然這奧克蘭公開賽在他看來是一個最低級別,微不足道的一站比賽。

  “下一個張德培嗎?”羅迪克心裡想著,不禁聳了聳肩膀,“可能亞洲球員都早熟吧。”

  雖然張德培是美國人,但身為白人球員的傲慢,還是習慣性地將張德培歸類為和自己不同的異類,並把他和其他亞洲球員去比較。

  如今的張德培早已經遠遠不是他的對手,而羅迪克也堅信自己職業生涯的成就必將超過對方。

  兩人象徵性地打了一聲招呼。

  羅迪克心裡其實有些不樂意和陳然練球的,本能地覺得對方實力還不夠,但兩人同屬於一家經紀公司,他也不好當面拒絕。

  “陳,你應該聽聞過我的發球能力吧。”羅迪克雙手叉腰,對著球場另一端的陳然喊道。

  “久仰大名了。”陳然淡淡地,輕輕一笑。

  “這只是訓練賽,我需要全力發球嗎?”羅迪克帶著幾分傲氣說道。

  美國人特有的傲慢名不虛傳。

  陳然甚至懷疑,如果美國國內也像籃球一樣組織一個網球聯賽,他們國內的冠軍是否也會被稱之為“世界冠軍”?

  畢竟如今的美國網球,整體實力依然傲視整個世界。

  他用球拍了拍腳後跟,嚷嚷道:“我和薩芬交手過,他的發球也沒擊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