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盛京情況

  豪格和多爾袞一個在盛京城內,一個在盛京城外,兩個人都擁兵數十萬,實力相當。

  這樣一來,滿清建奴的第三股軍事力量就顯得尤為重要,那就是濟爾哈朗率領駐紮在遼河東岸的八萬人馬。

  豪格和多爾袞都去拉攏過濟爾哈朗,但是濟爾哈朗態度模糊,聲稱自己要率軍駐紮遼河東岸,以防止明軍進攻,所以不能率軍返回盛京。

  這樣一來,實力旗鼓相當的多鐸和多爾袞就這麼對峙起來,雙方都不敢先動手。

  因為二人都清楚,誰先動手誰就是罪人。而且二人也都不想動手,因為他們都明白一個道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現在的漁翁不僅有明朝,還有濟爾哈朗,兩人不敢保證,在他們兩敗俱傷的時候,濟爾哈朗會不會率軍回盛京摘果子!

  直至明軍撤軍的第三天,皇太極終於堅持不下去了,一命嗚呼!

  豪格則在皇太極駕崩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外宣佈,自己按照皇太極詔書旨意,繼承大統,年號維治!

  豪格宣佈登基的事情,刺激到了多爾袞,多爾袞實在氣不過。便派多鐸率領人馬對盛京城進行進攻!

  對峙局面被打破!

  在後面幾日,多爾袞和豪格之間小規模衝突不斷!

  濟爾哈朗仍然是一副你們打你們的,我就是一個路人的態度!

  眼看局勢要變得不受控制,多爾袞收到了盛京城內來的一封信。

  而寫信的正是多爾袞老相好大玉兒。

  原來豪格在范文程的指點下,找到了大玉兒,和大玉兒展開了談判。

  大玉兒是一個極為聰明的女人,他自然清楚現在的局勢,她也不想讓兩個漁翁得利,到那個時候自己什麼都沒有了!

  大玉兒也認為多爾袞需要保持實力,同時現在的大清國根本經不起豪格和多爾袞之間的戰爭!

  所以大玉兒和豪格之間進行了協商。

  多爾袞收到大玉兒的信後,連忙打開,大玉兒在信中告訴多爾袞,她已經和豪格談好了。

  多爾袞承認豪格現在是清國皇帝的身份,豪格封福林為親王,並同意大玉兒和福林離開盛京,也同意多爾袞率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