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晨公 作品

第436章 公寓大樓蓋好了!

 葉辰便是禮貌送客。 

 隨即跟土木建築專業的老師,前往了隔江而往的星辰新區。 

 之前,星辰新區只是網民自己取的名字。 

 不過如今已經得到了天海市的正式命名。 

 星辰新區不再是俗稱,而是成了官方稱謂。 

 坐著車,在贛江之上通行。 

 身旁的土木建築專業主任為葉辰介紹著星辰新區的更多變化。 

 “如今雖然只有這一座橋貫通星辰新區,但天海市已經增加了規劃……“ 

 “將再增加建設三座聯通星辰新區的大橋,將西湖區,紅谷灘區,九龍湖區都與星辰新區貫通……” 

 “三座大橋都直連天海市本身的城際高速……” 

 “具體選址在我們這邊給出方案後,已經確定。” 

 “預計下半年開工……” 

 “我們星辰建築公司承接了其中一條橋的建設……” 

 “……” 

 “而醫院,小學,初中,高中的建設用地也已經批下來了……” 

 “佔地很大,下半年公司會繼續擴張規模,同步開工第一新校區和附屬醫院,附屬學校建築……” 

 “醫院,小學,初中,高中的位置,分別都在星辰一品小區附近兩公里的範圍內。” 

 “但不在一起,這是考慮到了我們附屬醫院,學校的醫療教育力量可能很高,那樣會在高峰期導致堵車……” 

 “所以將其分散開。” 

 “這也是天海市的意思。” 

 “輻射範圍可以變得更大,也方便他們賣地。” 

 “校長,那塊地就用來蓋小學……” 

 “中學的話就在另一邊了……” 

 “……” 

 “沿江綠道休閒區也在建設,這是市政工程……” 

 “我們沒有接,畢竟難度不大,對學生而言沒什麼實習意義。” 

 “沿江綠道預計半年後也能完工,第一階段覆蓋了三公里的江岸,足以滿足第一批星辰一品業主的公共空間需求……” 

 “……” 

 一路上,主任不斷介紹著進程。 

 聽的葉辰頻頻點頭。 

 學院,附屬醫院這些項目,都需要提前修建。 

 不然等學生畢業了再蓋。 

 總不能學《華夏合夥人》裡的主角,找個廢舊廠房給學生上課吧。 

 而分開也好。 

 好醫院門口有多堵,只能說懂的都懂。 

 而好學校上下學高峰期,那更是堵得過條狗都難。 

 要是湊在一起,那可真的是高峰期誰都別想走了。 

 而造橋之類的,也是必然的。 

 不然幾十甚至上百萬人的出行全靠一座橋,那直接堵死。 

 這些基本上都是按照星辰學院給出的新區規劃來的。 

 一個一片白紙的新區,給了星辰學生大把的發揮空間。 

 華夏絕大多數城市,都有著公共空間不足的問題。 

 越是大城市越是如此。 

 市民週六日休息,想帶著在小區附近找個玩的地方都難。 

 這也是華夏近視率高的一大原因。 

 出去沒地方玩,孩子自然只能更多時間窩在家裡。 

 一直在室內,沒時間多接觸自然光,就會導致近視。 

 而新區設計了大量而均勻的公園,體育場等公共設施。 

 保證市民的公共娛樂。 

 其次還有很多設計,基本都是革新的。 

 比如一些主要區域,會設計大量的公共地下停車場。 

 畢竟現在華夏發展越來越快,車越來越多。 

 許多地方卻沒有設計車位,只能違規停在路邊。 

 足夠數量,且分佈均勻的公告地下停車場,是現代大型城市必須的設施。 

 能有效緩解車位數量與車輛增加導致的停車難題。 

 其餘種種,還有很多。 

 比如主幹道都是四車道。 

 其餘輔路基本都是三車道。 

 即便是小區之間的車道,也必須保證雙向各自兩車道。 

 而且所有車道旁邊,都會單獨設計電動車,單車道。 

 再設計單獨的行人道。 

 保證互相不會干擾,不再出現一條路又是人走,又是電動車走,還有汽車走的混亂狀況。 

 甚至對於盲道,殘疾人舒適化也有要求。 

 保證順暢的盲道。 

 各種設計,不一而足。 

 但可以預見。 

 只要一切都按照規劃來。 

 哪怕沒有星辰學院,星辰新區也將成為世界上最宜居,舒適度最高的城市。 

 沒有之一。 

 畢竟以前因為時代侷限性,無法從一開始就科學的考慮到整座城市的發展需求,同時還要考慮老舊居民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