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桶漿糊 作品

第715章 毒教材


車子緩緩行駛在京城的街道上,最後,緩緩的停了下來。

車門開啟,孫平安拉著整理好衣褲,重新畫好妝容,容光煥發的楊芸走下了車。

楊芸抬起頭,看著這棟大樓上方的牌子,很是愣了一下。

大夏書店。

“胖胖,你是來買書的?”

“不,我是來看書的。”

孫平安拉著楊芸走進了大夏書店。

雖然今天是大年初四,可依然有不少好學的孩子在書店當中看書或是買書。

其實現在的大夏書店,應該改名叫:大夏學生書店才對。

因為社會節奏越來越快,工作壓力越來越大,對成年人來說,看書已經變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手機已經取代了書籍,成為了成年人必不可少的東西。

成年人就算要買書,也大多會選擇在網上購買。

只有小學生、初高中學生,才會來書店購買學校推薦的必讀書,輔導教材,練習題。

除了書籍外,難道那些品牌文具,價格高昂的學生手錶,學習機是給成年人準備的?

甭看現在有些專家大喊要給學生減負,要給學生的家庭減輕負擔,巴拉巴拉!

狗屁!

孫平安上小學的時候,只有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這5門功課。

英語還是上了小學三年級才開始學的。

而現在呢?

小學生上下學背的書包,輕的10多斤,重的能達到20斤。

壓彎了孩子的背,壓垮了孩子的腰。

單說一個英語,甭說小學了,就連幼兒園

都開始教英語了,還美其名曰:雙語教學,興趣英語。

多學一門語言是好事兒,可英語到底有啥用?

為了出國旅遊沒有語言障礙?

為了看片不用看字幕?

為了閱讀原版外國名著?

還是為了工作?

如果工作上用不到,那英語又有什麼用?

跟外國人交流?你丫來我們大夏,還要我們學英語遷就你們?你們難道不應該先學會大夏語,再來大夏玩嗎?

就算不會大夏語,難道不能在大夏請個翻譯?

以能夠和外國人用英語無障礙交流為榮,本身就是一種恥辱的事情。

雖然小學對學生的考試成績不公開,不排名,僅僅用ABCde來區分孩子的學習成績檔次。

這特麼不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嗎?

家長想要知道孩子的成績,要麼問老師,要麼下載個App,每個月5塊錢,可以在App上查閱孩子的考試成績。

恰爛錢就恰爛錢,還他嗎巧立名目的恰爛錢,要臉嗎?

甭看在義務教育階段不收學費,可卻並不代表不收費。

除了學雜費、班會費、春遊秋遊費、班服校服費、資料費、託管費,等等這些名目繁多,卻也算合情合理的費用之外。

還有一個特噁心人的必讀書。

學生必須在老師指定的書店,購買某個特定版本的書籍讀物。

光是一《西遊記》,幾乎每隔個一兩年就會推出個新版來。

本來必讀書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們將其當成一個任

務,增加閱讀量,提升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