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雙林 作品

第260章 這個時空也有小日子


  現在幽州城許多老農,都是當年南逃時,因年紀大了沒體力沒餘糧,沒能逃走,躲進附近的山林裡的。

  那時他們羨慕那些逃走的鄉親,覺得自己留下來就是等死而已。

  要麼死在韃子手裡,要麼死在野獸口中,要麼餓死或凍死在冬天。

  結果沒想到,自凌王來了幽州之後,韃子和野獸越來越少,把他們從山林中遷出來。

  再到凌王妃來到幽州,發救濟糧,發蜂窩煤,發禦寒的衣物……

  再到春播時分田地,租借糧種和耕牛,統一給他們規劃宅基地,蓋新房子。

  開荒的田地,不光免收三年糧稅,官府還給修路修渠,每村統一修水車引河道水。

  各大工坊到處招人,便是他們這些老傢伙,也能去做個搓麻繩、剝樹皮、切草碎之類的活計。

  賺的工分去官府開辦的集市,可用工分換物資,以前買不起的糖、鹽、油脂、鹹魚等等。

  後來隔三岔五都能拿工分換一些嚐嚐,每次姜氏商行來幽州城的時候,還有餘錢去買一些新鮮東西。

  給小孫女買兩朵絹花,扯兩塊顏色鮮豔的布料,給家裡置辦幾樣傢俱……

  回想起兩年前,老人們都覺得現在的生活,是以前夢都夢不到的好。

  他們非常清楚,這一切都是凌王和凌王妃給的,之前來幽州的守城將軍,都是從他們身上敲骨吸髓。

  而凌王和王妃,是真的讓他們過上夢裡的好日子。

  所以百姓心甘情願送自家兒郎去當兵,而不是像以前要抓青壯強徵入伍。

  願意去幹官府安排的徭役,願意讓女兒去凌王妃辦的醫護學院。

  當看到幽州兵路過,他們不再是一鬨而散,逃回家中躲起來。

  而是激動地從家裡拿出食物,追到路邊送給將士們吃。

  別的地方或者會‘匪過如梳,兵過如剃’,但幽州,匪沒了,兵來了則是全村高興。

  將士同樣會回報百姓,但凡看到需要幫忙的,都會二話不說上前。

  秋收時幫百姓收割,春耕時幫百姓挖渠,老人摔了,路過的士兵會立即背到醫館。

  家裡有當兵的,軍營會送上‘軍屬之家’的門牌,這家就是全村的驕傲。

  毫不誇張,在幽州,家裡有士兵的,比家裡有秀才都要受人尊重。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凌墨蕭終於讓整個幽州,團結成鐵桶,做到軍民同心。

  百姓是知道感恩的,所以看到凌王妃的馬車經過,都滿是敬意地停下行禮。

  沈冬素看向窗外,看到曲轅犁、爬犁、耕牛,修得寬而夯實的土路,從河道引來滿塘的水。

  欣慰地點點頭,對月見道:“官府做得不錯,幽州想興盛起來,農耕一定要重視。”

  月見道:“因為咱們把士族趕走了,但凡有士族圈地,普通農戶就別想有這麼好的田地。”

  沈冬素輕嘆一聲,幽州只是大夏的一個州而已,還是快守不住了,皇上跟皇后鬥了幾輪,士族才同意讓凌王接手。

  他們花了兩年多時間,才有眼前的盛況。可除了幽州,整個大夏的良田,大半都被士族圈走。

  凌墨蕭去年去濟州等州城,那一通雷霆手段,也只是遏制了士族聯手,但想從根源上解決問題,還是不行的。

  她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讓幽州成為大夏第一強大的州城,如此,凌墨蕭方可對外殺韃子,對內平士族之禍。

  想發展,就得吸引人才過來。她問月見:“你說怎麼把讀書人吸引到幽州?”

  月見迷茫:“讀書人來幹啥?”

  沈冬素失笑,這個問題她應該問龐先生。在月見看來,讀書人還沒工匠有用。

  可要打破士族壟斷教育,就得把讀書人吸引到幽州,建學院,培養自己的人才。

  幽州的路修得確實好,比她從光州到幽州那一路走的,要強太多。那時每天在馬車裡顛簸的,人都能給你顛得跳起來。

  月見在馬車裡準備的小茶爐,就是個擺設。她和月見坐馬車坐的,每天寧願去騎馬,磨得大腿痛,都不想坐馬車。

  而幽州的官道,修得又寬又夯實,哪怕才下雨過,也沒有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