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惡婆婆後,我成了全村的希望 作品

第646章 勇闖女子店的徐公子

  不僅如此,還有白佩佩培養的那些醫者,一部分去了戰場,做戰醫;一部分去了地方上,做村醫。大昭的醫療水平瞬間就變得不一樣了,上了一個臺階。

  看著是件小事,可看著每年上漲的出生率,耀帝便知,那些醫療體系起了多大的作用。為此,他不得不跟朝中眾人周旋,想辦法讓這個醫療體系擴大化、常規化,讓它們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陛下,這木工更不用說了,就我堂姐夫做的那些織布機、澆水機器,哪一樣沒起到作用?”段小雅說道,“我聽我娘說,科學研究院那邊每年都會研究出一些新的東西出來,不是給這個機器升了級,就是新發明出了什麼。就我大嫂之所以能夠開那麼大的布莊子,就是因為機器的出現。”

  機器出現了,生產率提高了,作坊肯定得擴建。

  作坊一擴建,那是不是得請更多的人?這個時候,不管是管理員工的“人事”,還是管錢的“賬房”就更需要了。

  越是專業化的人才越不容易犯錯,越能讓作坊發展得更好。

  短短几年時間,寧山村也好,沽寧鎮也好,就發展了巨大的變化。

  “陛下,臣妾當年離開村子的時候,臣妾老家又破又窮,這次臣妾回去,差點都沒認出來。”

  真的是完全不一樣了,感覺根本不像是村子,反而像一座富饒的城鎮。

  段小雅表示,她一路經過那麼多地方,顯少看到有像那邊經濟發展,生活富裕的地方,都快趕上京城了。

  她讓耀帝想象一樣,要是以後大昭各地都是那個樣子,大昭將會有多麼強盛啊。

  耀帝似笑非笑地望著她,說道:“後宮不可干政啊,小雅……”

  聽到對方還喊自己的小名,段小雅臉上一紅,說道:“臣妾可沒有干政,臣妾就是想開書院,臣妾開的書院裡的人參加科舉做了官,這也是參政?要是那樣,那天底下開書院的人那麼多,他們不都干涉朝政了嗎?陛下要這樣說,臣妾可是不認的。”

  “再說了,”段小雅嘟了嘴,“臣妾開的書院又不只收讀書人,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繡花的、織布地、做賬地、修房子的……參加科舉的讀書人只是極少的一部分,就算按比例算,臣妾開的書院也只是‘百姓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