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與痛苦 作品

第287章 歷史

    馮清風,是一個死去將近二十年的老人。

    也是象棋歷史上抹不去的恥辱。

    說起馮清風的過往,又不得不提起一個人,那個人正是謝遜(謝俠遜),謝遜是可以說是歷史上地位最高的象棋棋王。

    他的成就不單單指的是他高超的棋力,而是他天生就有一顆“精忠報國”的忠心。他6歲學棋,10歲開始研讀象棋古譜《韜略玄機》,棋藝便從那時就享譽鄉里,被當地人稱之為“棋中神童”。13歲就讀私塾,因家境貧寒而退學。時與溫州棋魁陳笙戰成平手,名噪東甌。後與林奕仙互相切磋共進棋藝。1908年報考小學師資,任白沙小學教員,翌年任教湖門小學。後經戚友幫助,考入溫州師範學校,未三月,因父病故輟學,後任教於龍湖小學,擔任教育會書記。

    他在青年時,就把道光以來的國恥排成殘局,發佈在各種愛國雜誌上以傾吐愛國之心。其中最著名的莫非於他編排的《八國聯軍》殘局。

    在盧溝橋事變之後,已經年過半百的謝遜更是將妻兒送回平陽老家,隻身來到金陵請纓救國。無奈當時的政府對此置之不理,謝遜報國無門,心急如焚。後逢當地政府準備派五位巡迴大使去出國募捐,其中赴歐四人已定,惟去南洋的苦無人選。於是謝遜在當地知名人士的保薦下,成為了南洋的巡迴大使,創下了累計捐款5000餘萬元,歸國參加抗戰華僑3000餘人的驚人記錄。

    曾有人這麼形容他這傳奇的一生,說“勝者所用敗者之棋,明乎此義,復興華夏何難哉!”也有人贈題詞一幀送他:“雖剩一兵一卒,亦必抗戰到底,必得勝利而後已。”

    (他就是這樣一個傳奇的象棋棋王,關於他的資料有很多,有興趣的可以去查一下謝俠遜。)

    當時,也正是因為謝遜,侵略者也十分痛恨華夏象棋,甚至厭惡程度超過了當時他們所認為的華夏第一國粹圍棋,為了徹底擊敗謝遜還有他所代表的華夏精神,侵略者還專門找到了一個象棋手,與他對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