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第 69 章

 於是派了夥計,偷偷在尾巴的板車袋子上插了個口子,流出來的果然是白花花的米。

 那私底下悄悄派夥計的糧商當即察覺不妙,清點了屯糧,馬不停蹄地找崔舒若去。可崔舒若卻像是毫不著急一般,愣是晾了人整整半個時辰才請人進來。

 她是郡主,品級高,坐在上首不輕不重的玩弄茶碗,嘴上道:“最近事真多,方才下人隱約通報了一聲,可我竟聽岔了,直到此刻才想起來,可叫你好等?”

 糧商四十多的年紀,肚子圓滾,等得心急如焚,大冷的天裡頭一個勁的冒汗,生怕崔舒若真不要他的糧,那自己囤的那麼多,豈不是要喂老鼠去?

 “郡主娘娘說笑了,小人卑賤,闔該等著,倒是驚擾了您,真真是罪該萬死!”他卑微的恭維起崔舒若。

 拿捏人也講究火候,崔舒若也想速戰速決,不欲為難,“你說的不對,你我的時日都金貴,也不必繞圈子了,今日開門見山,糧價多少?”

 胖肚子糧商還想著拖延一二,看看能不能套套交情,奉承一二,沒料到這位衡陽郡主完全不按正常的路子,一時反應不過來,只好咬牙道:“兩百文一斗!”

 崔舒若將茶碗倒置,笑了一聲,眼神陡然凌厲。

 胖肚子糧商當即改口,“不不不,某說錯了,是一百五十文一斗,一百五十文一斗。”

 崔舒若笑了一聲,把茶碗拿了起來。

 這就代表還有得談了。

 糧商鬆了口氣。

 在亂世裡,北地糧價差不多是糧商後來說的數,但幷州素來安穩,又因為齊王治下有方,向來視耕種為大事,收攏流民,如此一來,若是在幷州收糧,其實並不同於其它州郡的高價。

 平日裡約莫一百二十文一斗。

 若是建康,那真真是谷賤如泥,只要二十文一斗。

 但想要從建康運糧,簡直難如登天,一路上不知要經過多少不同勢力的地盤,稱王的州郡、胡人的部族,還有時不時冒出來馬賊水盜,光是沿途繳納的稅錢,湊在一塊,怕是就比正常糧價貴了。

 崔舒若一錘定音,“一百二十文一斗。”

 糧商急得差點說不出話,“郡主娘娘,您給小人留一條活路吧!這價也太低了。”

 為了屯糧,糧商們也是搶著收糧,價比平日都高。

 崔舒若卻不為所動,她微微一笑,“成啊。”

 在糧商準備鬆一口氣時,崔舒若慢悠悠開口,“我齊王府可不會強買強賣,若是不滿意,大可以出去,外頭可還有的是人候著呢。”

 崔舒若悠閒的抬起自己的手,看起手上的指甲,整一個漫不經心,完全不將糧商放在眼裡。

 她直接揮手示意下人去把其他等在大門外的糧商喊進來。

 那些人囤的糧食可不必自己少,胖肚子的糧商急忙伸手攔住那下人,對崔舒若彎腰行禮,“一百二十文一斗!就一百二十文!”

 他方才自然是沒有說實話,雖然收糧貴了些,可做糧商的也不是傻子。郡主出的一百二十文一斗,堪堪好回本,但若是在鋪子裡頭賣,就憑幷州的安寧,還不知到猴年馬月,到時虧得更多。

 崔舒若燦爛一笑,身上的輕慢頓消,“如此,便畫押籤契吧。”

 胖肚子的糧商苦著臉按了,雖說沒虧,但這不是白忙活了一場麼,還替齊王府湊齊了糧食,都不必大肆去附近各縣收糧。

 真是……白白跑腿做苦力了。

 然而等到胖肚子糧商出府以後,看見好幾個糧商交頭接耳杵在門口,一個個神氣焦急的樣,他突然又覺得自己不虧了。

 好賴他是把糧賣出去了,其他人可就不一定了,要知道齊王府如今暫時可不缺糧食。

 事實上,崔舒若全收了!

 回過味的糧商們一個個扼腕痛惜,枉費他們一大把年紀,都能做郡主的阿耶了,卻還是被她耍的團團轉。偏偏她做事又留了餘地,恰好用本錢價收了糧,叫人心中既痛,又不至於惱怒。

 見識過崔舒若的手段以後,他們也不敢輕視了,輕易不敢再做些囤積糧食的事。

 她靠著自己,在糧商中間揚名。

 不喜她,卻不得不佩服。

 不管如何鬥智鬥勇,總之崔舒若是順順利利的將糧草送出去了。

 大軍開拔,她不知將軍們是否各個心潮澎湃,但她是累得不行了。可所有的辛勞都是有回報的,她漸漸不再是憑藉衡陽郡主,準確些說,不再是靠著齊王,而是憑自己立威。

 崔舒若有了進展,大軍一路也勢如破竹,殺得西秦軍隊節節敗退。

 西秦是羌族人立的國,羌人勇猛,但他們立國之後,仍舊將各族分作三六九等,又因族人不夠多,實際上將士裡多是其他各族的人,如此一來,即便看著人多,但卻很難軍紀嚴整的管轄。

 只要打的人能看穿這一點,又有謀略,想贏並非難事。

 趙巍衡何止是有謀略?

 手下還人才濟濟,想打贏簡直易如反掌。

 西秦的皇帝年輕時是個野心勃勃的人物,等到立國了,就漸漸開始沉迷享樂,甚至男女不忌,早不如年輕時得人心。

 一直等到趙巍衡他們快把西秦的地盤打完一半了,才知道害怕。

 於是,帶著鬆散的皮肉,重披盔甲,準備御駕親征。

 兩邊都各陳兵十萬,旗鼓相當。

 可年老漸不得人心的君主,又怎麼比得上如初升朝陽般富有生機的趙巍衡,一邊軍隊裡各懷鬼胎,另一邊齊心協力,同樣多是年輕才俊,勇猛不凡。

 毫無疑問,西秦敗了。

 敗得極為難看。

 兵敗如山倒,所謂的十萬大軍,有七八成是其他各族湊出來的,四下逃散,連殺都殺不及,西秦的皇帝也只好倉惶逃跑。

 此一戰,趙巍衡以統帥揚名,手下的將士大多戰功赫赫。

 而魏成淮連殺敵軍三將,後來更是生擒早年在北地以暴虐揚名的大將鮮于子真。鮮于子真而今四十出頭,仍舊魁梧壯碩,殺起人來不眨眼,只要是被他攻陷的城池郡縣,皆逃不過一個被屠城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