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預 作品

第963章 賣兒鬻女,這是長安?

  杜預笑了笑:“元芳大人,又見面了。請吧。”

  杜預整好以暇,微笑著伸出手來,請元芳給自己上枷號。

  元芳偷瞄了一眼裡三層外三層,被圍困地水洩不通的外面,一陣心虛。

  洛陽百姓,都聽說了朝廷要派人抓屠龍英雄杜預杜案首,索拿進京,出離憤怒,紛紛圍在館驛旁,罵聲震天。

  “草,這是什麼世道?”

  “皇帝無能,朝廷昏庸,連進京趕考的舉子安全都保證不了,致使妖龍入侵悍然襲擊。杜案首斬妖除龍,反而有罪?”

  “嘿嘿,顛倒黑白,倒打一耙。”

  “我終於明白,大唐為何墜入今日境地?淪落至此。”

  憤怒的大唐百姓,越聚越多,火氣越來越大,大有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從千牛衛中搶出杜預的架勢。

  元芳和千牛衛緊張地冷汗淋漓——他們深知杜預之能,那可是詩可殺人、才可破軍,舉手投足,滅蒙元百萬大軍的狠人。雖然文位只舉子,但名動聖元,沒人敢拿舉子看待杜預。

  元芳急忙賠笑道:“杜案首您言重了。下官一向敬重杜案首的高風亮節、蓋世才學,這皇命嘛,只怕皇上有什麼誤會,想要找您進京澄清。下官看也不用上枷鎖,我等護衛、陪著您進京即可。您看呢?”

  一眾千牛衛,面面相覷。

  一個愣頭青,向前一步:“千戶大人,旨意是索拿進京。我等應該····啊。”

  他話音未落,就被後面一個老鳥,打了一下後腦勺,吃痛回頭。

  老鳥低聲道:“你再敢多說一句,就把你扔出去,丟給那些目光要吃人的百姓。”

  愣頭青愕然,看了一眼氣急敗壞的百姓,頓時倒退一步,愕然乾笑兩聲。

  千牛衛們當然知道,元芳此舉不符合朝廷旨意,但沒人再敢反對。

  誰人不知杜案首之能?

  他讓你索拿,你就索拿啊?

  萬一他作一首詩,咱直接人頭落地怎麼辦?

  再說,杜預養望多年,大儒先師,外面那麼多百姓擁戴,千牛衛能帶著杜預全身而退,已是祖墳冒青煙,誰還敢為難杜預?

  杜預微笑道:“元芳大人放心。在下乃是知書守法讀書人,絕不會鼓動百姓對抗朝廷,我會勸說大家離開。”

  元芳鬆了口氣,心中卻更是愧疚——如此大儒,陛下怎麼搞的,非要跟他過不去?

  杜預溫言安撫了百姓:“皇上並非要索拿我,而是聽說妖龍偷襲,特意派千牛衛前來護送我進京趕考。”

  百姓狐疑:“真的?”

  杜預朝元芳努努嘴。

  元芳立即道:“當然,絕對真的。你們看,我們沒有枷號,真的是來保護杜案首的。”

  一眾千牛衛,同聲附和:“對對,我們是來保護杜案首的。”

  杜預橫豎要進京趕考,正好搭乘千牛衛的船隻,反而多了一重保證,省的再被人算計。

  “多謝各位父老鄉親。”

  “在下進京趕考,回來一定再拜/謝各位。”

  杜預施施然走上千牛衛的船隻,逆流而上,向長安進發。

  眾女自然也隨之上船,作為家屬、部下一同進京。

  暗中,覬覦觀察杜預的幾夥人,眼神陰沉,暗罵皇帝蠢貨。

  “可惡,皇帝到底哪邊的?”

  “他派千牛衛來,索拿進京,我等路上反而不好下手了。”

  “杜預才氣之強,殺死了妖龍帝,勢必才氣枯竭正是動手的好時機。誰知皇帝多此一舉,我到底殺不殺?”

  其中一夥,正是法家李斯、甘茂。

  兩人帶著數十法家拂士,受命鬼谷子,在路上截殺杜預。

  “皇帝蠢貨,這是殺杜預還是保護杜預?”

  “沒辦法,杜預在千牛衛船隻上,那元芳防護很嚴,倒是不好動手。需要趕快稟明恩師。”

  眾人消失。

  多虧兩人沒有動手,若他們知道,自己的聲音早就被落水之下的甄宓聽得清清楚楚,不知是否慶幸,並毛骨悚然。

  洛神甄宓返回洛水深處,輾轉反側,忘了迴歸,對杜預思戀之情卻綿綿不斷,越來越強,以至整夜心緒難平無法入睡,嬌軀長裙沾滿了濃霜直至天明。

  “我能從華夏一寂寂無名的神女,得以一躍成為百萬信眾香火鼎盛的女神,全仰賴杜預的【洛神賦】,讓我一舉成名。”

  甄宓想到杜預就甜蜜無比,又悵然若失,徘徊依戀,無法釋懷。

  神女,都對杜預感激涕零、仰望傾慕。

  【洛神賦】,寫的實在太好了,給甄宓帶來驚人的信徒流量、香火暴漲,讓她從平行世界寂寂無名、寂寞神女,驟然一躍成為本世界“頂流”女神。

  從某種意義上,神明與明星是同一類人——都需要信徒和流量。

  信徒越多,流量越大,神明越強大。

  “哼,杜預如此風流倜儻,本神女豈能讓他被害?”

  “這才子,本神女跟定了!”

  甄宓跟隨千牛衛船隻,順流而上,沿途保護。

  多虧李斯、甘茂那些人沒有在運河上沿途動手,就算動手,哪怕千牛衛護不住杜預,洛神甄宓也會教他們如何做人。

  杜預一路無風無浪,順利來到長安。

  下船時,杜預不敢相信眼前一切。

  安史之亂一別半年,長安幾乎沒什麼大變化——曾經風流千年古都,卻已然殘破不堪。哪怕朝廷遷回此地,也改變不了長安慘遭戰火蹂/躪的慘狀。

  百姓臉上,面黃肌瘦,面有菜色。

  甚至在長安碼頭,就有幾百個走投無路的家庭,哭聲震天,正在賣兒鬻女。

  幾個人販子,熱情圍攏上來。

  “大人,大人們要女孩子嗎?豆蔻少女,保證完璧之身。調教成瘦馬或者家妓、藝伎很合適的。”

  “價格很便宜,包嫩包處包良家包便宜。”

  “十兩銀子,就一個女孩子。”

  “五兩也行。”

  千牛衛們也面色尷尬,推開上來介紹生意人販子。

  “滾!”

  “不長眼啊?打死你們!”

  “再敢聒噪,大爺一刀剁了你。”

  杜預看著爭先恐後、退回去的人販子,再看看遠處哭聲震天的長安災民、難民,心中一陣難過。

  這就是長安?自己千辛萬苦、收復的長安?

  偉大的大唐,輝煌的帝國,驕傲的臣民,如今淪落成賣兒鬻女這般悽慘的模樣?

  杜預面色一沉,走下船時,卻拿出隨身攜帶的銀兩,約莫千兩,交給李元芳:“李大人,請散發給這些賣兒女的百姓。人心都是肉長的,這些百姓不到窮途末路,絕不肯賣掉自己兒女。”

  李元芳接過杜預遞來的銀子,身軀一顫,難以置信看向杜預:“杜解元,這?”

  杜預明明惹上麻煩,身陷囹圄,即將陷入詔獄,正是落難用錢之時,自顧尚且不暇,卻拿出身上所有銀子去幫助落難百姓?

  此舉,何等感人?

  抓捕這樣的仁人志士,李元芳和千牛衛都發自內心,感到羞愧。

  李元芳默默接過銀子,走到難民中喝道:“聽著!每人一兩銀子,不許再賣兒賣女,也不許多領。這是名滿天下的杜預杜案首,不忍看你們骨肉分離,賞你們的。”

  李元芳如此一說,場面一度安靜。

  難民們沸騰起來,難以置信,看向杜預。

  “感謝青天大老爺!”

  “什麼青天?這是杜解元。來進京趕考的。”

  “孩子,快磕頭。多謝杜解元解救之恩。”

  “杜解元一定馬到成功,平步青雲,千秋萬代。”

  “我要給杜解元立長生牌位。”

  杜預文宮中,文名暴漲,但他志不在此。

  他目光平靜中蘊含/著無盡的悲憫,凝視著泥漿中,因得到賞銀,無需賣兒鬻女骨肉分離,而一個勁給自己磕頭的大唐百姓。

  我的眼中,為何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杜預穿越時,抱著旁觀者的心態,冷眼旁觀這世界,自然不會對大唐和大唐土地上的百姓,有多少感情。

  但他受田洪鳳的影響,一步步走上了拯救大唐的至聖先師之路,安史之亂,馳援潼關,光復長安,收復洛陽,平定河北,一路走來,已然投入太多感情和精力,自然產生認同感、歸屬感。

  特別看到自己打回來的長安,長安百姓卻衣食無著,淪落至此,杜預豈能不發自內心、感到悲涼?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要知道,這裡是長安,天子腳下,唐朝皇帝就在皇宮之中,站在高樓上都能俯瞰到這朝天門碼頭啊。

  連長安百姓都如此悽慘,杜預不敢想象天下其他各州各地,百姓會過的如何慘烈?

  杜預眼眶溼潤。

  他的錢終究有限,哪怕讓身後財神爺宋佳霖出錢,也只能解救千名可憐的孩子,不至於被人販子和士族貴族買去,充當藝伎、歌姬和玩物。

  其他人呢?其他人家的孩子呢?

  一文錢,難倒英雄漢。

  難民們熱淚盈眶,帶著孩子,感激地凝望著杜預。

  “杜案首,萬家生佛啊。”

  “今天后,我給您立長生牌位。”

  “杜解元此次恩科,必高中為狀元。”

  “連護衛都是千牛衛,可見杜解元被朝廷何等器重?”

  弄玉難過地鼻子一酸。

  難民們無人知道,等待杜預的,不是什麼花團錦簇、皇恩浩蕩,而是冷酷的詔獄。

  杜預走在難民中間,實在難以抑制心中的悲涼與憤懣,一指前面的村落,詢問道:“前面是何村?為何這麼多賣兒女的難民?”

  李元芳低聲道:“前面,名石壕村。最近朝廷搬回長安,但宮殿已然被叛軍燒成平地,皇帝為重修宮殿,正在大規模徵發壯丁、勞力,官吏在到處抓人。”

  杜預眺望而去,只見一隊如狼似虎的官吏衝入石壕村中,頓時雞飛狗跳,哭聲震天。此時,已日暮時分,在外逃難躲避的百姓,本以為今日不會抓人,才逃回家中生火做飯,沒想到差役早已埋伏妥當,突然襲擊,到村子亂抓人、拉壯丁,徵發勞役。

  “快,每家每戶,必須出一個男人!去修皇宮!”

  “誰敢隱匿逃亡,勞役翻倍,更要十兩罰金。”

  “沒男人?女人也行!女人也要去服勞役!”

  “馬德,什麼過不下去?老子不管,都是刁民!給我抽鞭子!”

  看著一片悽慘景象,杜預搖搖頭:“安史之亂,不是都平定了嗎?為何官吏還要抓人?”

  只聽得一聲巨響。

  一幫窮兇極惡的官吏,以猛虎攫人之勢,踹開一戶人家的大門,便撲了進去,賊眼四處搜索,卻找不到一個男人,撲了個空。一個老頭翻牆倉皇逃走,老嫗被迫出來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