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第258章 上兵伐交

而之後便是外交上的策略。也是這篇奏摺的重中之重。

趙穆雖然對於內政可以少說話,但是對於外事便要多安排一下了。

趙穆將自己之前的設想全都寫了進去。首先提到的一點就是“上兵伐交”,對待這幫不通禮教的野蠻人能先不動手,就不動手。況且還是有內部蟲豸阻撓的情況下。

看到這裡,哲宗不由得眉頭一皺。

之前趙穆跟他說起過燕雲十六州,又聯結大理購置軍需物資,之後獻上了西夏的地圖,說平遼先滅夏。

哲宗以為趙穆會支持他直接發兵,將西夏和遼國徹底打殘,重塑大宋國格的。但是看到“上兵伐交”這幾個字,而且還特意提到大宋不能率先出手,這讓哲宗有些失望也有些疑惑。

不過哲宗看到後面的內容,卻又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開朗感。

趙穆在奏摺當中提到,宋遼之間早晚有一戰,但是這場戰爭卻不能由大宋挑起。一來是因為有澶淵之盟在,大宋與契丹雖有摩擦,但多年來確實沒有大的爭端。

若是大宋背盟偷襲的話,那麼出師無名在前,不佔公理在後。在後世史書上也是千秋罵名。若是出師無名的話,內有群臣反對,而士卒們不知為何而戰也會兵無戰心。因此宋遼之戰可打,但是絕對要讓遼人先動手。

大宋雖然不能直接對遼用兵,但是可以在遼地扶持一些反抗遼國的勢力,比如同樣受遼國欺壓的女真部族,亦或者是其他有反遼傾向的勢力。只要是敵人的敵人,那就是朋友。大宋出錢出物資資助他們造遼國的反,讓遼國先出內亂。

若是這些勢力強盛了,遼對宋求援,那麼宋便可以藉機討要燕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若能兵不血刃討回,那是最好的結果,到時候大宋便出兵調停,施行兩國方案,這個時候即得了裡子還得了面子。

但是如果反遼勢力勢微也無妨,至少這樣的行動瓦解遼國的內部實力,測試一下遼國實際的軍事實力如何。

而大宋損失的只是一些財帛物資,但是可以試探出遼軍的實力,還能削弱遼國,還不至於對遼翻臉。到時候若是還有反遼勢力的話,他們一樣可以繼續資助。而這些花銷比起送歲幣或者用兵來要便宜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