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君 作品

第276章 厚顏無恥的強盜理論

只是這些惡鬼的後人們,害怕祖宗造的孽,被清算到自己頭上,故而強詞奪理罷了。

耶律延平見到自己這邊說不過趙穆,耶律延平冷哼一聲說道:“中山王所言不過強詞奪理罷了,這也只是你的一面之詞。我們契丹人就算是曾經對大唐有愧,但那也是李氏首領的過錯。與我如今的契丹人何干?況且契丹也並非就李氏一個部族,我朝太祖皇帝統一契丹各部,誅殺李氏反賊,早已為大唐報了仇。況且契丹有愧也是對大唐有愧,與你宋國何干?而那劉知遠所建的後漢也不過四五年的國祚,便被後周代替。難道他算正統嗎?”

而且他們在倉皇逃竄之時,也有不少珍寶沒有來得及帶走,從而毀壞遺失。

最有名的便是歐陽詢受唐太宗之命,模仿蘭亭集序真跡篆刻的“定武蘭亭碑”。這幅碑文尚未來得及帶走,便被遼兵遺棄在了殺胡林中。直到大宋慶曆年間才被當地的百姓們偶然發現,從而重現世間。

只不過五代動亂,多為殘史。因為燕雲十六州之故,而後晉又是一個神憎鬼厭,人憎狗嫌的王朝。因此這段歷史不如靖康之恥那麼讓人熟知罷了。

一個侵略者拿著從別國搶掠來的東西,沐猴而冠,宣稱自己是這些東西的主人,是文化的繼承者,是“正統”。這個天下沒有比這更荒謬的事情了。

趙穆聞言笑道:“自然是算的,後漢驅逐韃虜光復神州。雖然國祚太短,但也是正統。後漢歷二帝國祚三載,但後漢隱帝猜忌賢臣,這才被後周太祖郭威所取代。而我大宋江山乃是揖讓於後周。因此我大宋方為正統。”

說著趙穆望向了宴席當中的老商王,趙穆饒有興致的問道:“商王殿下,我說的可對?”

商王此時站起身來說道:“中山王殿下所言不錯。天下唯有德者居之,大周世宗陛下雖英武有為,但卻英年早逝。雖有先祖嗣位,但主少國疑。南有群雄未定,北有蠻夷虎視眈眈。故而先祖為天下百姓計,應天合人法堯善舜。將帝王之位揖讓於我朝太祖高皇帝。因此我大宋方為華夏之正朔。”

商王說罷便又緩緩坐下。趙穆倒也對商王刮目相看,雖然他是個怕老婆的廢物,扒灰未遂的老色鬼,但這口才確實出眾的很。三言兩語就把趙大的篡位洗成揖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