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蛾 作品

第366章 清而不見的“絕望”(下)

    “……因為大腦結構那不太大的差異?”

    “在我的詞彙庫裡應該說成是‘人類的大腦其實具備著相對固定的宏觀結構’——人腦,幾乎一樣的體積,幾乎一樣的神經細胞數量,也即是說,幾乎一樣的‘上限’,這臺‘計算機’的‘運算量’——怎可能會出現‘有的人有有的人卻沒有’這種情況?”

    “……但是‘表現’上……”

    “知道最初代的‘蠕蟲病毒’嗎?”

    “……專職‘破壞性’的那種?”

    “當一臺計算機陷入這種‘死循環’的時候……所剩下的運算量,還有多少?”

    “你的意思是……他們自己降低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這是比較普遍的一種情況。”

    “那麼‘不普遍’的呢?”

    “老實說我真覺得……很難形容,他們比‘普遍’要優異,但卻又比‘普遍’要不幸得多——知道所謂的‘偏科天才’嗎?”

    “……‘擅長科目如魚得水,其餘常識一竅不通’?”

    “這種人是實際存在著的——他們的‘印刻期’極為活躍但結束得異常早,這導致他們的思維狀態極為‘固定’,你可以理解為‘相對較為固執’,但具備極其強的‘防火牆’——很有主見,獨立思考能力極強,是非標準……常人很難理解,但卻又是‘活性’、且不死板的——這種人對於單一的事物往往會顯得極其擅長,但另外的……嗯……也就是所謂的‘常識’,他們反倒需要刻意花費額外的精力去思考。”

    “……這種人一般很快就會體現出他們的‘特長’……”

    “但萬一接觸不到呢?”

    “嗯?”

    “萬一他們……並沒有接觸到自己的‘特長’呢?”

    “……就像是純粹‘數據化’的思維卻接觸不到‘會計’?”

    “類似,總之,萬一這些人提早地‘定型’了思維……卻恰巧,當地所有‘需求地’都剛好不需要招聘‘會計’呢?”

    “……那他們可以……不,原先幹那工作的人也不能輕易辭職……”

    “差不多就因為這個……總之,即便‘有用’、‘有天賦’……說句實在話,並不是所有地方,都需要那‘天賦’,那‘用處’,老實說真不一定能‘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