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悲歌 作品

第1489章 保守的忽悠

“對,因為在很早的時候我就能預感,《暮光之城》一定可以大賣。如果找大公司合作,會嚴重損害這個系列的利益,還不如慢慢來,依靠口碑發酵。”

“是啊。”

周不器這就很理解了。

像頂峰娛樂這種小公司,如果找環球影業來發行《暮光之城》,代價會非常大。

環球影業不僅會索要《暮光之城》全系列的發行權,還會連製作權也一併要過去很大一部分。以後頂峰娛樂想要再製作《暮光之城》的電影,那就沒有話語權了,就得是環球影業說得算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007》系列。

這本來是一家英國電影公司的項目,可因為經費不夠,在美國也沒有發行渠道,當年就找到了八大製片廠之一的聯藝影業合作。

合作不要緊,權力得轉讓!

然後,聯藝影業就沒有花費一分錢,只是跟《007》作者開的那家電影公司合作拍了第一部《007》電影,就拿到了全系列電影的發行權,以及80%的製作版權。英國的小公司只保留了導演、主演的選角權,以及劇情的改編權。

後來米高梅收購聯藝,《007》就變成米高梅的核心資產了。

經過周不器的批准,新版的《007》已經進入了籌備階段。

鮑勃·弗裡德曼要親自去一趟英國,跟《007》的合作公司在創作理念上進行溝通。

剛巧周不器要去曼徹斯特看球賽,就順路了。

路上很漫長,周不器也可以跟這位好萊塢專業人士多討教一些問題,“米高梅過去幾年的策略出現了嚴重的錯誤,花了太多的錢在大明星身上。”

鮑勃·弗裡德曼笑了笑,“當年的《風語者》虧得太慘了,米高梅此前的管理層被嚇怕了,策略太保守了。”

“保守?”

“可以這麼說。”

“花大價錢請大明星,是保守?湯姆·克魯斯的片酬是2000萬美元呢!”

周不器畢竟是外行,看不清其中的門道。

只覺得2000萬美元幹啥不好?

一部電影的總投資才6000萬美元左右,在湯姆·克魯斯一個人身上就花了2000萬美元,這是幹啥?

多花點錢在製片上不好嗎?

就為了大明星的流量?

鮑勃·弗裡德曼道:“過去幾年的米高梅,製作的電影同質化非常嚴重,一個題材火了,他們就會馬上跟進。人設相似、劇情類同,主要就是不敢冒險了。獨創一個新的題材,需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可好萊塢是個創意的圈子,保守主義跟好萊塢本來就是相悖的。”

“我去!”

周不器恍然大悟。

還有這樣的說道?

難怪好萊塢都是旗幟鮮明地支持民主黨呢,因為共和黨是保守黨啊。

鮑勃·弗裡德曼接著說:“有冒險,就得有投入,但是有沒有收益呢?不清楚。米高梅內部不是沒有優秀的人才,但他們被過去的老闆限制住了,害怕失敗,害怕承擔風險,反而就出現了更多的失敗。”

“大明星呢?”

“大明星也是這樣的邏輯,就是不敢冒險。用大明星,雖然價格高了些,但相比於其他不可測的風險,這是最穩妥的,收益直截了當、清晰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