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274章 目標,漢江!(六)

  等同志們離開之後,唐雁鳴才問道:“司令是怎麼發現日軍在忽悠我們?”

  胡秀山本不想回答,但沉默片刻,他又決定回答唐雁鳴軍長的問題,“日軍指揮官永田鐵山不是在忽悠我們,不過我覺得永田鐵山只怕已經意識到了,我作戰的決心並不堅定。”

  唐雁鳴之前的心思都在組織戰鬥上,突然聽到這個級別的回答,一時搞不明白鬍秀山說的是什麼,只能在心裡面快速搜尋著與胡秀山的話相對應的知識。很快,唐雁鳴想到了漢·劉安《淮南子·兵略訓》裡面的話,問道:“司令,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剛,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強。是這個麼?”

  唐雁鳴覺得這話的確能夠解釋眼前發生的事情,日本守軍的實力並不強大,所以才格外要裝出強大的模樣,讓東北軍的進攻決心有所動搖。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胡秀山搖搖頭,“不全是。永田鐵山是在用這麼誇張的方式向我傳遞他一定會死戰到底的信心。只是這麼做用力過猛,徒惹人笑。”

  唐雁鳴看著面前比自己還小一歲的頂頭上司,完全搞不明白鬍秀山到底是怎麼想到這些的。就在不知道該以什麼思路理解的混亂當下,胡秀山下達了明確的命令,“唐軍長,你在我軍炮兵以及偵查最佔優的敵人陣地方向,組織兩個營級規模的試探進攻。其他部隊進行前置性進攻。告訴兩位營長,是試探性進攻。”

  唐雁鳴趕緊安排。等佈置完,他趕緊準問,“司令,能不能給我講清楚?”

  胡秀山轉過身指著沙盤,“唐軍長,如果是你,我給你一萬部隊,配備足夠的炮兵與偵查部隊,你守一座準備完備的山地防線,現在水平的日軍,你能頂住多少部隊的進攻?”

  唐雁鳴的眉頭不禁皺了起來,想了片刻就問道:“大概是什麼樣的地形?”

  胡秀山在地圖裡找了片刻,抽出了平壤城南方的一處山地地圖,立刻有參謀把一塊黑板搬過來,把地圖用磁鐵吸塊固定在黑板上。

  唐雁鳴看了一陣,稍有些遲疑的答道:“大概能頂住五萬日軍。”

  胡秀山提出了新的問題,“如果是日軍的一般水平,接受了兩個月的我軍戰術訓練。你能頂住多少人?”

  唐雁鳴這次只思索了很短的時間,就答道:“三萬……三萬五。”

  胡秀山知道唐雁鳴在部隊訓練上非常有天分,對東北軍戰術理解的極為透徹。三萬五的數字與胡秀山想的差不多,不過胡秀山認為大概是三萬人,不能更多。

  本書首發:塔讀小說App——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但雙方既然在前置條件上的理解差不多,胡秀山才回答了唐雁鳴的問題,“唐軍長,我們都統計過日軍朝鮮的部隊,如果沒有後方增援,守漢城的部隊裡面真正的日本正規軍數量不會超過七千。而現階段,守漢城部隊裡面的日本正規軍數量不會超過一萬五。”

  唐雁鳴對此完全理解。如果只是把揹著步槍,抬了些重機槍,帶幾個基數子彈的日本陸軍用火車緊急運到漢城。別說八千,兩萬也能做到。但是這些步兵面對炮兵轟擊,只能充當炮灰角色。為了讓這些步兵能夠作戰,必須按照日本軍隊裝備的比例,一門大炮配備日本軍事條例中規定的相關部隊。

  以漢城現在的火炮數量,日軍頂多配備一萬五千正規軍。其他的士兵本就是炮灰,自然沒必要讓正規軍來充當。

  但這些和胡秀山的作戰決心又有什麼關係呢?唐雁鳴不認為眼前的日軍能夠守住漢城。

  胡秀山本就要向唐雁鳴解釋清楚,就繼續說道:“我們佔領漢城之後,絕不會死守漢城。你明白理由何在麼?”

  唐雁鳴只考慮打下漢城,並沒有考慮是不是要守住漢城,以及如何守漢城。聽了司令官的決定,愣住了。把漢城的地形,以及東北軍與日軍的後勤補給因素考慮過去,一道思維鏈條隱隱成型。

  胡秀山不想讓唐雁鳴有太多胡思亂想,就說出了核心理由。

  “這場戰爭可能會打兩年,我們的戰略目的不是擊敗日本,而是徹底消耗日本,削弱日本。在我軍解放整個中國的階段,日本完全無力軍事介入。攻佔漢城不是完成這個戰略而必須達到的目標,甚至攻佔平壤都只是摟草打兔子,順道的事情。我軍此階段的戰役目標是控制朝鮮北部的廣大山區,構築防線,在下一階段的戰役中充分消耗日本。唐軍長,從戰略角度,在鴨綠江以南,沒有什麼是我們必須得到的,沒有什麼是我們不可以放棄的。”

  唐雁鳴方才已經能夠理解,儘量減少損失,把官兵用在對東北軍有著巨大天然優勢的朝鮮北部山區,是符合戰略需求的選擇。

  然而聽到胡秀山對於東北軍已經佔領的朝鮮北部地區的評論,唐雁鳴呆住了。代入到胡秀山的視角,‘在鴨綠江以南,沒有什麼是我們必須得到的,沒有什麼是我們不可以放棄的’,唐雁鳴突然感覺自己被胡秀山強行帶到高空,居高臨下的俯視著整個戰爭。胡秀山語氣平淡,彷彿只是在講述出門該怎麼過馬路,要看紅綠燈,要注意交通規則。而唐雁鳴卻感覺自己整個人的境界都被提升了。如果以這樣的視角看戰爭,漢城這座重要的城市其實無足輕重。

  本文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歡迎下載App免費閱讀。

  唐雁鳴並不適應這樣的視角,也不喜歡這樣的視角。為了儘快把自己從天上拉回地面,他就問了一個很接地氣的問題,“司令,為何你說永田鐵山猜測你的作戰決心並不堅定?”

  胡秀山淡然答道:“唐軍長,不管日軍如何負隅頑抗,你都可以拿下漢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傷亡會過萬。這就變成了日軍在消耗我軍。而且,在平壤,還有從平壤到漢城的路上,石原莞爾與岡村寧次已經瞭解了太多我軍的戰術特點。我不想讓永田鐵山知道的更多。”

  這問答就把唐雁鳴拉回到了現實的地面上,唐雁鳴也能與胡秀山在同樣的層級上考慮問題,幾個念頭隨即冒了出來。唐雁鳴追問道:“司令派遣前置性進攻,是想看看日軍現在是否針對我軍戰術進行了有效的調整麼?”

  說到這裡,唐雁鳴突然明白過來。一時間,唐雁鳴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判斷。日軍那華而不實的一線水泥塗層,那些滑稽可笑的誇張標語,以及日軍毫不拖泥帶水的果斷撤退。在唐雁鳴眼中是日軍虛張聲勢,在胡秀山眼中就是另外一種判斷。

  當然,胡秀山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判斷而做出決定,而是果斷的派遣試探性進攻部隊,來驗證他的思路。胡秀山看待戰略的時候,看似飛在天上,其實是腳踏實地,極為敏銳的採取應對。

  就在此時,參謀部裡面電話鈴接二連三的響起,戰鬥報告開始傳遞進來。唐雁鳴立刻把注意力放到了戰鬥本身。而且下定了決心。戰前,第5軍司令部已經做出決定,能夠接受3000到5000傷亡的代價。

  打下平壤是摟草打兔子,打下漢城也完全可以。如果永田鐵山只是虛張聲勢,並沒有拿出應對東北軍戰術的有效方案,第5軍會將漢城守軍連帶著永田鐵山一併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