緋紅之月 作品

第760章 誰是黃雀(十)

  歐美同盟內部的合作戰略並非基於其內生,而是源於歐美遭到了追求公平的被壓迫人民的反抗。當這種反抗已經強大到足以徹底擊敗歐美工業的當下,歐美帝國主義國家不得不基於維持其掠奪地位的目標而暫時合作。

  所以歐美同盟各國內部戰略之間存在巨大矛盾,不同國家真正想實現的戰略不僅存在巨大分歧,更存在巨大的矛盾。由於世界人民解放事業的發展,歐美同盟內部的矛盾可能沒有機會爆發,但是歐美同盟內部的分歧卻勢必爆發,因為這種分歧基於優先保護本國的利益。

  如果歐美同盟國集團勝利了,但是法國卻被徹底犧牲,在戰爭勝利後完全失去維持現在法國利益的能力。基於歐美文化的傳統,法國必然不可能相信法國在戰後將得到自己應得的那一份。所以,當法國面對犧牲自己而幫助歐美同盟國獲得勝利的選擇之時,必然不可能做出為了歐美同盟國而犧牲法國的決定。

  反觀世界人民解放運動,其內部分歧只是在革命勝利的代價能否少一點,革命勝利的時間能否短一點。這些分歧屬於技術層面,可以通過理性的分析與討論得到解決。

  所以歐美同盟各國局面越是危急,其內部分歧越大,其失敗的越快。以中國的俗語,“共富貴易,共患難難”。

  而世界人民解放事業,則是屬於“共患難易,共富貴難”。但中國提出的全新的世界秩序,提供瞭解決世界各國經濟合作的模式,以及建立世界銀行,通過各國的財政轉移對各國需要扶持的部分提供支持的手段。從而解決了新世界中經濟發展的問題。使得共富貴遭遇到的困難得到解決。

  以雙方現階段的戰略以及內部關係來看,最終的勝利,無疑屬於世界人民解放運動。勞動者在這場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全世界勞動者,聯合起來!

  “啪!”看完文章的斯大林將菸斗丟在桌上。最後一段文字著實刺激到了斯大林,讓他感覺非常不開心。

  雖然何銳從來認為自己是一個共產主義者,歐美現在也已經用“共產黨”來描述何銳。但是在斯大林的內心定位中,始終認為何銳頂多是一個比較左傾的資產階級改良派,而不是一個共產主義者。更直白點說,斯大林情緒的認為何銳“不配姓趙”、

  所以何銳與李潤石在《論世界未來》的文章最後用了修改了一點點的共產黨宣言的最後一段,讓斯大林心中一股怒氣上湧。

  不過斯大林畢竟是斯大林,他很快拿起菸斗,裝上菸絲。開始思考起自己方才那股憤怒情緒的真正原因。斯大林很快想到了一個解釋,正如《論世界未來》的文章所說,各國都可以制定行之有效的本國的全球戰略。但是沒幾個國家能夠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本國主導的全球戰略”。蘇聯到現在的確沒有制定出蘇聯主導的全球戰略。與之相比,中美的確完成了他們的全球戰略。

  斯大林很清楚有沒有這種全球戰略,對國家來講是多麼巨大的差距。有了本國主導的全球戰略,就可以從全球獲取資源、資本與市場,將本國的生產力與影響力最大化。

  英國不管是人口和土地面積,都不如俄國,卻能一直壓制俄國。其差距只是英國建起了屬於英國的全球戰略,並且有效的運行著。

  蘇聯現在雖然在歐洲被認為是文明燈塔,歐洲各國都有非常多的人不計報酬的支持蘇聯,為蘇聯提供各種機密情報。可在蘇聯主導的世界秩序被制定出來之前,這種道德上的感召力就沒辦法成為改變蘇聯相對若是地位的能力。

  一旦蘇聯制定出全球秩序,並且能夠將其落實,所有的支持都將十倍百倍的強化,蘇聯將立刻成為世界諸多勢力中最優勢的一方。

  雖然道理很容易搞清楚,蘇聯也非常認真的嘗試過制定蘇聯主導的世界秩序。不過到現在為止,那些計劃還依舊停留在一廂情願的層面。

  真正看似成體系的蘇聯的全球秩序,反倒是被斯大林打倒的托洛茨基制定出來的全球革命理論。但斯大林非常認真的研究過托洛茨基的全球革命理論,並且親自與托洛茨基進行過大量的討論、辯論以及爭論。斯大林對托洛茨基的全球革命理論的評價是,“虛張聲勢,不切實際”。

  即便是被斯大林如此否定的托洛茨基全球革命理論,至少在理論上都比蘇共當下研究出的蘇聯主導的世界秩序更靠譜。所以斯大林很清楚,現階段蘇聯能夠爭取的只有地區主導權的地位。與中美兩國進行世界範圍內的鬥爭,蘇聯真的沒做好準備。

  想明白了這點,斯大林還是覺得不滿足,因為這種認知依舊有一種拼圖差了重要一塊的感覺。對斯大林來說,這種直覺般的感受是非常真實的,他就靠了這種直覺解決過很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