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 作品

第 216 章 有時彷彿陌生人





“大漢不是很久很久的事了?那什麼三皇五帝是不是也是大漢的皇帝?”




“我也聽過這個故事!三皇五帝一起爭奪天下,最後是秦始皇和漢高祖決戰楚河!”




“啊?是秦始皇嗎?不是西楚霸王項羽嗎?”




災民中也有讀過幾本書的庶族地主。




庶族地主在好時節能吃飽肚子,能遊學讀書。天災一來,他們就淪落得和曾經租種他們田地的佃農差不多。如果挺過災難,他們重新建好房子,補種田地,恢復元氣肯定比普通的農人強。但在那之前,他們也只能領賑濟糧為官府幹活來維持生命。




庶族地主一般都是村中宿老,他們中大部分人都比較“接地氣”,不會以和農人交流為恥。他們就是如今聲勢還很弱小的寒門庶士。




聽到這些人錯漏百出的“傳說故事”後,他們按捺不住,湊上去為同鄉們說起真正的“史書故事”。




雖然他們說的大部分是“野史”,“史”的部分不太多,故事足夠“野”,但他們對災民們說,大漢的“文景之治”“漢武盛世”“孝宣之治”“光武中興”“明章之治”“永元之隆”,都是真的。




災民們瞠目結舌。




居然有這麼長的王朝?居然有這麼多好皇帝?居然有這麼多官府會賑濟而不是趁著天災更加橫徵暴斂的“治世”?




大漢統治下的祖宗們日子也太好過了!




寒門庶士很想說,其實在大漢也有橫徵暴斂,比如漢武帝晚年,百業凋敝,天下戶口逃亡過半。只是漢武帝晚年醒悟,且有個好曾孫漢宣帝,大漢又重新變得強盛。




話到嘴邊,他們卻說不出口。




災民們肯定會說,那也是有盼頭的好日子。哪像現在遇到一個壞皇帝,接下來的肯定是亂世,而不是期待下一個皇帝是好皇帝。




能堅信王朝不會覆滅,亂世不會到來,只需要等到下一個好皇帝,這是多麼難以想象的事?




“那這樣的漢朝,怎麼就滅亡了呢?”災民們很疑惑。




“因為大漢皇帝也以為自己天命所歸,肆意虐民,不再好好對待百姓,百姓就揭竿起義,如現在反了大隋一樣,反了大漢。”一位口音稍有些古怪的儒士打扮的中年人道,“誰對百姓好,百姓就願意支持他,一直讓他當皇帝;他對百姓不好,在王朝統治下和亂世差不多,那麼不如進入亂世,百姓和皇帝都別想活。”




災民們笑道:“這話可不興說,小心被砍腦袋。”




不過他們只是笑一笑,沒有在意。




旁邊的小吏搖搖頭,揹著手離開,也沒在意。




畢竟現在亂世餘波未平,這裡的百姓和小吏,說不




()定都當過“民賊”。




只是天下重歸和平,百姓不當賊也能活得下去了,他們才從“民賊”變回了“百姓”。




“王夫子,你怎麼在這?”一位武將打扮的人找來,“殿下召見你,我找了你好久。”




災民們嚇了一跳。我們中混入了一個大官?!




剛才滿口反言的儒士起身理了理衣袖衣襬,抬手將發冠扶正,跟隨武將離開。




待他離開後,災民們才再次竊竊私語,尤其是寒門庶士討論最為激烈,連小吏都參與進來。




“剛才那人是誰啊!”




“是我們村的夫子。不對,也不算我們村的人,他說他四海為家,到處收學生。”




“四處開書院?!這不就是漢末的大儒嗎!他叫什麼名字!”




“聽說叫王雲,字守義。”




“難道是太原王氏的大儒?!”




“不是,聽聞是南邊的。”




“那就是琅琊王氏!是琅琊王啊!”




居然親眼見到了一位世家大儒,好像是史書中的人從泛黃的書頁中走了出來,士子們激動不已。




農人們撓撓頭,好像也有點激動。




那可是話本中的人物呢!是能舉起城門的大儒!




“王夫子,我都提前通知你了,你居然還讓我好等。”坐在樹下看書的李玄霸收起書本,開玩笑道,“不愧是世家大儒,這腔調你真是拿捏準了。”




王雲苦笑:“晉王殿下,難道不是因為你提前到了一日,我才沒有在住所等你嗎!”




李玄霸眨了眨眼:“是這樣嗎?”




一位布裙荊釵,笑容溫婉的女子粗聲粗氣道:“殿下,你怎麼還和以前一樣,老欺負我男人。”




李玄霸將書卷插入腰間,笑道:“我可不敢欺負琅琊王氏的大儒,天下士人都會唾棄我。許久不見,真是認不出你了。”




王雲作揖,淺笑不語。




王雲,字守義,自北魏起就已經居住在京兆郡的琅琊王氏子弟,知世郎王薄的新身份。




王雲的再塑造,李玄霸的老師們都有參與。




他們雖罵李玄霸是狂士,但參與此事的熱情非常高。李玄霸堅信,老師們腦後都有反骨。




當然,高熲等人只是在好奇,只短短几年,能不能把一介鐵匠賊帥培養成世人交口稱讚的大儒?




如果大儒真的能像李玄霸所計劃的那樣造勢造出來,他們這群有大儒之名的人,心情會很複雜。




一邊,他們很厭惡“大儒是造勢造出來”這個說法;另一邊,如果一個鐵匠短短几年就能成為大儒,那儒家先賢教化萬民的理想就不是空談,而是路途雖然艱險遙遠,但能夠達到的終點。




王雲雖是鐵匠,也識得字,讀得幾本書,不然也成不了“知世郎”。他十分聰明,幾乎過目不忘,理解能力也很強,只在西京待了一年,就被李玄霸那些真正的大儒老師“外放”去遊學了。




現在李世民即將登基,登基之初就要廣




召天下有名望的隱士入朝為官,王雲就正在徵召列表內。




正好路過王雲隱居的地方,李玄霸便和故人小聚一番,聊聊近況。




王雲很好奇:“洛陽可是晉王殿下的計謀?”




李玄霸黑著臉道:“不是。我覺得是一哥做了什麼!”




王雲失笑:“那就是百姓自發請求秦王殿下登基了。恭喜兩位殿下,這就是民心。”




李玄霸道:“是民心,也是懸在皇座上的利劍。一哥能被百姓簇擁登基,那麼百姓也能把他屁股底下的椅子翻了,再簇擁一個人登基。王夫子,這層紙,就由你給百姓點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