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奇柳煙雲免費閱讀 作品

第744章 楚王敗

    周子山繼續道:“屈丞相,這就是你所說的井底之蛙?我要告訴你的是,齊國的實力,不可估量,不可抵擋。你如今和熊槐一起,直接投降,我可以保證,我王不殺你們,依舊給你們高官厚祿榮華富貴。”

    屈平心中亂糟糟的,他慌亂之下,沉聲道:“周子山,你為了打擊我楚國將士的士氣,竟是編造出這樣的謊話,真是良苦用心啊。”

    他一下拔高了聲音,高呼道:“所有人聽著,周子山是虛張聲勢。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提前佈置好的,是為了恐嚇我們。這種欺騙人的手段,實在不值一提。這樣的行徑,更讓人鄙夷。”

    熊槐也是高聲下令,勒令將士不得再議論。

    有屈平的話,許多人也仔細的琢磨一番,都認為蠻神教的兩尊大宗師,不可能隨意被殺,所以許多人的內心,還是趨向於相信是周子山撒謊。

    周子山自信道:“屈丞相,恐怕你要失望了。你難道沒有聽清楚我剛才說的話,我說的是我主齊王,即將抵達營地。換言之,已經在來的路上,即將抵達長門山這裡。”

    王奇之所以送來書信,是他擔心長門山的廝殺出現問題,所以返回路上,安排了哨探打探消息。在他即將靠近時,得知熊槐率軍殺來,便提前安排士兵回來送信,說即將抵達。

    這是讓周子山先做出安排。

    對一場戰事來說,一分一毫的時間,都是極為關鍵的。

    所以,王奇要抓時間。

    周子山繼續道:“屈平,換做我是你,如今直接選擇投降,不會繼續抵抗。憑藉你們區區楚國,想和我齊國抗衡,不可能的。”

    屈平一顆心沉了下去。

    周子山信誓旦旦,一副言之鑿鑿的樣子,不像是撒謊,如果王奇真的在來的路上,就意味著,他雖說是安撫士兵,問題是他的安撫馬上要被戳破。

    反倒是,更會引發動盪。

    熊槐也知道事情成真,否則,周子山不會這麼說。

    熊槐眼神銳利,冷冰冰道:“事到如今,唯有一戰。周子山,即便沒有五溪蠻的兵力,我楚國也不懼。我楚國,奉陪到底。本王就在這裡,倒要看看,王奇如何厲害。”

    他和王奇交鋒數次,只是從未見過王奇,如今聽到王奇來了,直接就要準備一戰。

    對他來說,王奇是心結。

    更有無盡仇恨。

    屈平聽到熊槐的話,漸漸鎮定下來,他也清楚事到如今,已經沒有可供選擇的餘地,只能是一戰。否則楚國現在撤退,那就真的敗了。

    屈平策馬立在熊槐的身旁,靜靜等待著。

    時間一點點流逝,戰場上的氛圍,卻是有些凝重。只不過壓抑一方,僅僅是針對楚國,齊國的將士都歡呼雀躍,激動不已。

    轟隆隆!!!

    忽然間,急促的腳步聲,由遠及近的傳回。

    官道上,煙塵四起。

    一支軍隊自長門山齊國軍營的後方,奔馳而來。

    王奇率領的士兵,以急行軍的速度趕路,在短短時間內追了上來。自打知道前方楚王帶兵來開戰的消息,王奇就下令全速趕路。

    所以能在短短時間內,便追了上來。

    王奇帶著的大軍,直接在營地外面列陣駐紮,王奇策馬來到營地門口,詢問道:“軍師,如今是什麼情況?”

    周子山微微一笑,說道:“殿下,倒也沒有發生什麼,就是熊槐和屈平帶著軍隊來搦戰。只可惜,楚國的蔡橫,中看不中用,被夏侯將軍打得自己退了回去。”

    “然後,屈平就開始說,我們如何不敵,我們如何處劣勢,卑職反擊了一番,令對方啞口無言。關鍵時候,殿下又率軍趕回來,更證實了巫咸、百里長甲身死,楚國人心惶惶罷了。”

    周子山道:“楚國,仍是死鴨子嘴硬,還想要一戰。”

    王奇點了點頭,他目光一轉,看向遠處百步外的楚王熊槐等人,道:“熊槐何在?”

    熊槐盯著王奇,眼中有著濃濃的殺意,說道:“王奇,你就算殺了巫咸等人,那也沒用。這一戰,楚國大軍抵達,勢必要擊敗你。”

    王奇道:“說到巫咸、百里長甲,這兩個人的腦袋,我給你們帶來了。這兩個人,還是物歸原主最好。”

    “來人,把腦袋帶上來。”

    士兵拎著兩個腦袋上前,王奇接過來,抓起就扔了出去。

    巫咸、百里長甲的腦袋飛過空中,砰砰兩聲,兩顆碩大的腦袋落在地上,骨碌碌往前滾動幾下就停了下來。

    屈平低頭看了眼,還真是巫咸和百里長甲的腦袋。

    兩人是真死了。

    當屈平真正看到這一幕,內心是真的有濃濃的挫敗感。要知道楚國這一次,可是耗費了極大人力和物力,費盡心機謀劃,事到如今,他們卻是慘遭失敗。

    沙荼那不曾到前線來,還在軍營中。一旦沙荼那得到巫咸、百里長甲被殺的消息,還不知道要發什麼瘋。

    熊槐深吸一口氣,他接過話道:“王奇,雖說你解決了大別山一線的突襲。我楚國方面,並非只有這一處的戰場,我們足足開闢了三處戰場。”

    “從蘄春縣南下的長江河道上,楚國有大軍乘船東進的。你只看到我們如今,是留在長門山這裡的,可本王的水軍已經東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