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大概寫寫得了

拿出藥粉,在號房周圍灑了一些,便算是處理好了。

和他同樣只隨便搞搞衛生的考生們不少。

有些甚至都懶得打掃,就拿袖子隨意掃了掃要寫字的板,便趴在上面補覺。

蘇譽倒是不困,拿出自己的筆墨開始擺好,準備磨墨。

開考的鐘聲響起。

鄉試終於要開始了。

拿到試題後,蘇譽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

“百姓足, 君孰與不足。”

“這麼長的題目......”

院試時候,張學政出的題目,是兩個字。

因為是兩個字,所以破題的思路可以有很多。

大家能發散思維,從不同的角度來破題。

而且這樣不容易偏題。

到了鄉試,這一整個長句,就相當於指定了內容。

若是內容寫偏了,那文章也就廢了。

所以這時候,開始真正比較的,就是個人的文學功底,寫作水平了。

科舉第一篇文章,是重中之重。

這篇要是寫不好,後面寫得再好也可能白搭。

蘇譽靜了靜心,開始想自己應該如何寫這篇最重要的文章。

“民既富於下, 君自富於上。”

最終,蘇譽決定了自己的破題。

“這種破題,玩不出太多花樣,只能這樣來引出下文。”

破題決定後,接下來的就好辦了。

此次主考官錢向晨錢大人,乃是鍾愛辭藻華麗、對比鮮明文風的人。

駢文蘇譽雖知道一些,但這種問題明顯不適合用在科舉上。

所以蘇譽在後面練習文章時,都特意仿造同樣講究對仗的八股文。

剛開始還有些晦澀,但掌握了之後,就覺得寫起來還行了。

要仿造八股文,立意自然不能只言於表面。

從破題開始,文章得層層遞進。

從古到今,從下到上開始對比議論。

議論後,再提出問題,後續再繼續承接下去。

開頭寫好後,後面就簡單多了。

寫完第一部分後,不知不覺已經到中午了。

巡場的官差提著熱湯走過,蘇譽舉手要了一碗。

拿出顧長樂給他準備的饅頭,泡進熱水裡,等泡軟了一邊吃一邊想後面的內容。

蘇譽尋思許久,最終在吃完簡單的午飯後,寫下了兩句他覺得非常滿意,對仗鮮明的話。

“閭閻之內, 乃積乃倉, 而所謂仰事俯育者, 無憂矣!

田野之內, 如茨如梁, 而所謂養生送死者, 無憾矣。”

毫無疑問,主考官看到這兩句,基本他這篇文章就能留下不錯的印象了。

後面的文章,蘇譽又不停地推敲,把自己畢生所學都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