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被嚇破膽的童貫

 “陛下息怒。”眾大臣拱手低頭。

 “息怒息怒,你們就知道叫朕息怒!若是王黼愛卿還在的話,朕何至於為這點錢糧犯愁!”趙佶怒道。

 也難怪,王黼主做應泰局,專向民間挖取錢糧。

 雖說每次得來的錢財,只繳納給朝廷一成,卻也叫朝廷得了不少錢。

 不過,他提到王黼之後,一旁的梁師成卻忽然眼睛一轉,說道:“啟稟陛下,說起王大人,微臣忽然記起,一年前為北伐之事,王大人就曾出過奇招,為大軍籌備了足夠的錢糧。”

 沒錯,他說的,正是王黼當年用過的辦法,即“措置調夫,計口出錢”。

 就是要求北地民間調集一定數量的民夫,充當隨軍徭役,若是不想服徭役,就要拿錢三十貫,來免除徭役。

 又叫“免夫錢”。

 而且人家講的理由也很正當,反正就是說,值此國難之際,身為大宋子民,你不想被徵調做隨軍徭役上陣殺敵,那就該交錢支持一下自家軍隊!

 不然的話,那就是眼中無國,當從軍法處置。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不管是哪種徭役,地位幾乎都等同奴隸,一旦被徵,幾乎就是九死一生,於是只能砸鍋賣鐵的湊足錢數,來繳納這筆免夫錢。

 “你是指免夫錢?”趙佶眼前一亮,說道。

 “正是。”梁師成答道。

 “好!很好,朕需要的,正是這個辦法!梁愛卿不愧是朕的肱股之臣!”趙佶滿意笑道。

 但不料這話剛出口,後面卻有人站出來說道:“陛下,此舉不妥啊,想當初,王大人強行徵調免夫錢,已經使得北方民間怨聲載道,若繼續徵調,怕是要激起更多的民變啊!”

 趙佶一聽,眉頭再次皺起,卻不是在反思,而是對說話那人的反感。

 好不容易想到一個來錢的辦法,卻又被人站出來攪和,趙佶能舒坦才怪。

 而為首的梁師成,則挑眉說道:“你們這些人,不給陛下分憂就算了,還蠢笨如豬,既然北方已經徵調過了,那這次換南方不就好了?要知道,我大宋南方,正是最為富庶之地,徵調這點錢糧,算得了什麼?”

 後面那人一聽,又道:“上次借調,已經致使朝廷結怨北方,如果南方再來一次,那豈不是要結怨於整個大宋!此乃亡國之策!陛下萬不能應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