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準備參戰

 糧草發完,已是數日之後。

 張孝純也趁機叫吃飽喝足的守城兵,加速修復城牆和防禦工事。

 金軍想要進攻,奈何城牆上時不時就有銀甲兵跑上去“觀光”,這讓金軍一時間也沒辦法輕舉妄動!

 待城中修繕完畢,糧食也好巧不巧的發完。

 之後柳塵便照約定,帶著馬隊緩緩離去。

 等回到柳家莊。

 還沒等坐熱,就聽說半年多前拋棄子民南逃的徽宗趙佶,看到金軍退兵以後,又回到了汴梁。

 聽到這話,柳塵當即不屑的笑出聲來。

 因為接下來,這對父子就將要開啟互掐模式了!

 沒錯,在如今內憂外患的情況下,這對父子不是想著撫卹子民,反而因為皇位的問題搞風搞雨!

 一個想重新當皇帝,一個不想讓位,不過顯然新帝更勝一籌,畢竟徽宗趙佶當初可是捨棄了子民逃跑了。

 只這不光彩的一筆,就足以讓他再也無緣皇位。

 而欽宗趙桓,為了徹底打壓其父趙佶,也是不遺餘力的開始剪除,趙佶身邊的那些親信舊大臣。

 也有人說這是在誅佞臣,匡扶國政,但實際上,剩下的那些大臣就真的是好人嗎?

 其實不然,多數仍舊是跪舔金國的議和派。

 甚至在金兵剛退去才沒多久,趙桓扶植的文臣,才安逸沒兩天,就又開始跳出來作妖,要求削減武將權利。

 打的旗號也是避免武將趁國家虛弱之際,鑽空造反!

 甚至包括原本贏得汴梁保衛戰的主戰派文臣李綱,也在打壓之內。

 沒錯,就算親近武將都不行。

 原本還在猶豫的趙桓,還並未答應,畢竟就算是傻子也知道,現在戰爭未定,貿然貶拙武將,只會讓己方再無抵抗之力!

 但就在李綱、种師道和一眾武將據理力爭,讓趙桓改變主意,答應馳援太原之後。

 變故再生!

 眾所周知,大宋朝向來以文制武,戰場上的事,也全由樞密院的文臣統籌。

 所以這次馳援太原也不例外。

 這也就導致,原本眾武將根據實際情況,擔心對方使用疑兵之計,打算穩紮穩打,逐步幫助太原解圍的時候。

 樞密院那邊卻覺得,金國東路軍大部分已經退兵,西路軍也在前陣子撤去了主力,就該火速進兵,一招解圍!

 武將原本不想遵從,然而樞密院那邊,卻直接用一頂“延誤戰機”的大帽子壓了下來,並嚴令,若不遵從樞密院指揮,便要從重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