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在我 作品

第143章 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

  關於李世民的身體,他也知道好不起來了,所以只能盡力安慰這位遲暮之年的皇帝。

  “你也學會這些奉承之語了呀!”李世民笑道。

  想當年鄧宏剛入朝那會,可以說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為了兩個青樓女子暴打齊王李元吉的舅哥,面對高祖皇帝和李建成、李元吉三方,他仍然能據理力爭,最後還說服了高祖皇帝。

  那時的李世民,也正是看中鄧宏這點,所以才重用於他,將他引為心腹。

  對此,鄧宏也是好笑不已。

  其實並非自己學會了奉承,而是朝堂本就是如此,你不奉承別人,別人也會奉承你,久而久之,是個人都會跟隨環境改變。

  但鄧宏和他人不一樣的是,這麼多年下來,他仍然能不忘初心,這才是最難能可貴的地方,這也正是李世民最欣賞他的一點。

  “鄧宏啊,你覺得太子將來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帝王,守住大唐的江山嗎?”

  突然,李世民認真地看著鄧宏,問出了他最擔心的一個問題。

  “能。”鄧宏當即回答道。

  “何以見得?”李世民問道。

  鄧宏思索一番後,隨後道:“如今大唐經過高祖與陛下的南征北戰,內外早已掃平,唯今重中之重不是打天下,而是治天下,正所謂打天下難,治天下更難,太子仁德,從小又受名師大儒教習,將來雖不至於成為和陛下一樣的千古聖君,但只要大開言路,親賢臣、遠奸逆之人,定能繼承陛下的遺風,守住這萬世基業。”

  李世民聽鄧宏說完,肯定地點了點頭。

  其實鄧宏這樣說也是有依據的,李治在位時期,大唐總體上來說仍然是穩步向前,國力蒸蒸日上,版圖也達到了唐朝的巔峰。

  要不是他後期體弱多病,權力漸漸被武則天把持,估計也不會出現武氏代唐這一插曲,再者,後世常把武周也算成是大唐的一部分,因此,大唐並沒有在李治手裡出現斷代。

  “朕想封你為太傅,你意如何?”李世民看著鄧宏問道。

  “陛下,臣想……”

  “不用想,朕意已決。”

  還沒待鄧宏說些什麼,李世民就打斷他繼續發言,鄧宏不說,他也知道鄧宏要說什麼。

  鄧宏見狀,只好作罷。

  “臣遵旨。”

  “好,明天上朝時朕會當著所有人封你為太子太傅。”李世民見鄧宏沒有反對,嘴角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