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詭事錄 作品

一百七十四 玉盤花紋

  韓大膽兒不願多做解釋,只是敷衍幾句便和葉靈一前一後出了門。其實他要是說出葉靈是女賊出身,二老就算在開明,恐怕也對這姑娘的態度也會立時轉變。

  韓大膽兒見葉靈一直跟著,不耐煩地道:

  “別跟著我了!大姑娘家家的,別再偷東西了,趕緊回家吧!”

  說罷,自顧自地騎上自行車,便朝著估衣街飛馳而去。其實憑著葉靈的輕功身法,追上一輛自行車全不在話下,但她卻並不追趕,而是轉頭又回了韓大膽兒家。

  韓大膽兒騎車來到估衣街,藍半尺的古玩鋪子,說話就快過年了,大清早估衣街上就十分熱鬧。這時候古玩鋪子剛開門不久,韓大膽兒進了鋪子,只有個學徒夥計在收拾打掃,見是韓大膽兒來了就趕緊請進來奉茶。他沒吃早點,路上買了套燒餅餜子,坐在鋪子裡喝著熱茶,吃著燒餅餜子,等了一會兒,藍半尺才來到鋪子裡。

  韓大膽兒趕緊上前打招呼行禮,藍半尺見韓大膽兒來了,準知道他有事兒,開門見山就道:

  “你還夠早的!又有嘛事兒?不是專程來請我赴宴的吧!”

  韓大膽兒這時才想起,之前答應請藍半尺下館子,事一忙就給忘了,這時顯得有點不好意思,趕忙道:

  “沒錯沒錯!咱中午先得月雅座!”

  藍半尺抽打萬身上塵土,脫了棉袍,端起學徒給他沏的茶,喝了一口,淡淡地道:

  “先得月?恐怕連座兒都還沒訂呢吧!”

  韓大膽兒聽他這麼說更顯得不好意思,藍半尺又道:

  “得了吧!你小子就會跟我狗掀門簾子,拿嘴對付!又有嘛事兒,說吧!”

  韓大膽兒笑嘻嘻地道:

  “還得說您了聖明!我這的確有個物件,想請二伯給掌掌眼!”

  說著就把玉簡取出來放在櫃檯上。這是古玩行的規矩,物件不過手,只能放桌上,決不能伸手去接,或者從對方手裡拿,不然萬一磕了碰了說不清楚。韓大膽兒也知道這規矩,所以並不把玉簡遞到藍半尺手裡。

  藍半尺拿起玉簡細細端詳,看了一會便給韓大膽兒解釋,說這玉簡出手溫潤,包漿厚重有年頭了,至少是宋元以前的,用料是一塊和田玉,勉強算得上是白玉,因為其不如白玉潔白,也沒有青玉色重,介乎於兩者之前,所以勉強可稱白玉。

  韓大膽兒其實也只聽說過和田玉,藍半尺給他解釋,其實玉料分為很多種,除了新疆產的和田玉,還有藍田玉、岫玉、獨山玉、連綠松石、青金石、瑪瑙、大理石都可以劃歸為玉類。

  這其中就以和田玉為、藍田玉為尊。傳說和氏璧就是塊藍田水蒼玉。很多人都以為藍田玉產自陝西藍田,其實不然。藍田古稱蔥嶺,是古絲綢之路上一處高原,高原一部分就在新疆,所以說藍田玉其實也是產自新疆。

  因為玉本身特性堅硬而溫潤,古人常以玉來比做君子,正所謂,玉有五德“仁”、“義”、“禮”、“智”、“信。潤澤以溫是謂仁;廉而不劌是謂義;垂而墜不飛揚是謂禮;縝密堅實是謂智;質地明晰是謂信。

  所以古人常言,君子無故玉不去身,佩戴玉飾就成為了君子的象徵。但玉這東西其實只有中國人認,外國人紙人寶石,玉在洋鬼子眼裡也就是石頭而已。

  所謂簡,即是簡扎,是古代是用來寫書信文書的東西,多是竹製木質的。說著藍半尺就細細觀察玉簡,果然在遇見上看見那些鏤雕的花紋符號,他咦了一聲,將玉簡湊近了,仔細觀瞧,口中喃喃自語道:

  “既不是甲骨文,又不像石鼓文,這是什麼文字……?”

  韓大膽兒見藍半尺凝視遇見上鏤刻的花紋符號,沒留心玉簡上的機關。趕緊道:

  “二伯,這玉簡中間的圓球是個機括,一摁就能展開!”

  說著,指了指那金蓮花圖案上的金球。藍半尺便把玉簡放在櫃檯上,想找個放大鏡,再仔細查看,誰知韓大膽兒見藍半尺翻來覆去觀看玉簡,心裡一著急,伸手便朝著金球用力一按,藍半尺趕忙阻止,但他出聲阻止哪有韓大膽兒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