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茫茫 作品

155.第五十九章 歸鄉的士兵





宗澤要走了,算是一個好消息,他畢竟帶走了幾千張嘴。




至於金人會不會打過來,梁師成是一點也不考慮這個的。




也不止他一個,整個大宋都覺得,既然金人走了,三兩年間是不會再回來的。




“這是喜事,將公文送過去,”梁師成笑道,“明日為宗翁辦一場送行宴就是。”




靈應軍的營地安在玉皇觀,這是朝真帝姬的習慣,逐漸也就成了靈應軍的習慣。




只是朝真帝姬一走,之前佈置得十分舒適的後殿就立刻顯得空蕩而潦草起來。




宗澤住進去了,小老頭兒不在乎這個,他甚至恪守禮儀,連帝姬睡過的床榻都不用,自己展開一張行軍榻,湊合睡在四面掉漆的偏房裡。




現在他也在這個漏風的小屋裡,一邊寫著文書,一邊聽長子宗穎向他彙報軍中之事。




“爹爹若領軍南下,須得自榆社翻山,過襄垣,最後才到磁城,”宗穎說,“路途艱險,兒算來總須三萬石糧草才夠路上吃用。”




“你從軍中選二百老兵,再加兩千後至此的兵卒就是,”宗澤說,“我不帶那許多。”




這個三十歲出頭的老實青年大腦短路了一下。




“爹爹要留其餘將士於此守城?”




“朝廷既升你為興元府通判,你正好領他們回去。”宗澤說。




宗穎一下子臉就白了,“真定中山被圍,河北多潰兵流寇,爹爹如此行事,豈非自斷一臂?”




宗澤寫完了文書,平靜地望著他的兒子,“你要五千靈應軍皆隨我去河北,你可問過他們了沒有?”




這個問題,宗穎就答不出來了。




宗澤摸摸鬍鬚,又問了一個問題,“小種相公軍中,陣前討賞之事,你聽說了麼?”




“這個,”宗穎說,“這個兒確有耳聞。”




老人點點頭,“西軍精銳能如此,靈應軍如何不能?”




“靈應軍軍紀嚴明……”




“此皆帝姬之功,”宗澤忽然嚴肅起來,“我雖非戎馬出身,卻時時警惕,不能叫這支精兵毀在你我手上。”




士兵是有情緒的,他們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出身,不同的家庭,自然也就有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願望。




說來很神奇,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但大宋就一直沒這麼想過。




哪些人有榮譽感,哪些人沒有榮譽感,他們的糧餉夠他們的家人過什麼生活,他們的旬休夠不夠他們回家過幾天舒服日子,他們的獎金又能支撐他們走到哪一步。




好像沒有人想過這些事,所有人都覺得只要按規矩給他們錢,他們就能按規矩辦事。




再後來從皇帝到太監,再到將帥們又覺得即使他們這些貴人不按規矩辦事,士兵們依舊會按規矩辦事,比如說糧餉發一個月,不發一個月。理由五花八門,反正上面的人吃喝嫖賭樣樣要錢,樣樣只管剋扣士兵的。




結果沒想到,士兵們建立了新的規矩。




靈應軍的錢,帝姬一直是自己節衣縮食也要發的,從不虧欠半點。




但這還不足夠,靈應軍離家這麼久,屍山血海裡滾了幾個月,神經繃得緊緊的,手裡卻還握著大筆的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