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機密也是機密 作品

第520章 唐羌


                 戰後為了穩定西北邊塞,劉秀決定安排部分歸附羌族人內遷至天水、隴西、扶風三郡,以作安撫。

  同時,恢復護羌校尉之職,對羌民進行監管,羌民內遷後數十年時有發生,涼州諸郡以及三輔之地皆有羌民聚居。

  後來朝廷為了區別方便,便把北地、上郡、西河、安定、三輔一帶的羌民稱為東羌,隴西、漢陽、金城以及塞外的羌民稱之為西羌。

  羌民不斷內遷,導致西北邊民逐漸胡化,無論底層平民還是豪強地主都不可避免受其影響。

  另外,羌民大量深入內地,導致管理難度加大,同時還成為後來頻繁爆發的邊塞羌亂幫兇,裡應外合,內外夾擊,平叛難度成倍增加。

  在對羌民的管理方面,朝廷關注不夠,重視程度也不足,選任的官員刻薄寡恩,貪婪酷奸之輩,全然不顧羌民疾苦,夥同地方豪強對羌民肆意盤剝壓榨,而面對頻發的羌漢矛盾,他們又濫用高壓政策,迷信軍事征伐,致使衝突得不到解決,繼而演變成為長達百年的羌漢戰爭。

  公元57年,燒當羌叛漢,攻打隴西郡,羌漢戰爭至此開始。

  公元107年,先零羌叛漢,阻斷隴道,劫三輔,第二年先零羌首領滇零稱帝,建立先零王朝。

  118年,先零羌王雕零昌被刺殺,先零王朝覆滅,宰相雕狼莫負隅頑抗,也被秘密刺殺,至此,諸羌瓦解。

  公元139年,因不滿地方苛政,諸羌再次發起反叛,攻掠金城郡、三輔等地,朝廷派遣十萬大軍征討,至公元145年隴右終告平定,然而,朝廷付出極大代價,軍費耗資八十多億,軍民死傷無數,兩任軍事統帥馬賢和趙衝先後戰死沙場。

  公元159年,西羌復叛,攻打隴西、金城,“涼州三明”中最為善戰的段熲《jiong》橫空出世,前後歷經十年,徹底平定東西兩羌叛亂,斬殺羌人數萬,俘虜數萬,輜重、牲畜無數。

  公元184年,冀州人張角借太平道之力,振臂高呼,九州震動,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