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六五〇章 董良的三板斧

還有各地的監獄和改造農場,那裡的守衛同樣改為司法警察,由法部統1管理。

刑事案件由各地的警察廳負責偵查,起訴由警察廳聘請獨立檢察官,審判則由裁判所負責。

而各地的警察廳由警部負責。

法部與警部之間就形成了1種分工制衡。

再繼續說稅收的問題。關稅拿下華族稅收中的第2把交椅。

第3大的才輪到商稅。

按道理,商稅的規模應該不小,畢竟華族佔領的都是南方商業發達的地區。

但是華族實行的是鼓勵工商的政策。因此當前商稅的稅額並不高。

而且華族廢除了滿清的各地設立的釐卡。商業活動更加的通暢,商人經商的成本大大降低。

董良的目的是讓商業活動先繁榮起來,這樣能夠增加需求,促進地方上工業化的進展。

反過來,工業化發展了之後,地方上建立的工廠多了,商品必然增多,那麼商品流通必然更加頻繁。

等到商業發展到1定的程度,董良再在商稅上動手,那時候華族的稅收情況便會大為改善。

在聽到周藤虎說到這個鉅額的預算的時候。他確實有1瞬間動了增加商稅的念頭。

但是隨即卻又覺得這樣操之過急了。

“弢甫,你覺得還有多大的缺額。”董良鄭重地問道。

“元首,因為您之前從江寧送回來了1批資金,因此缺額並不是太大,但是您要在明年年底之前徹底解決滿清,這1塊預計將投入大量的資金。首先是軍隊,明年年底之前,我們的正規軍數量可能要翻1倍。”

周藤虎開始為董良列舉起來。現在華族手中有董興福的南洋縱隊、王素的安南縱隊、林嶽的浙江縱隊、林文察的贛州縱隊、劉麗川的江南縱隊、袁衛的江北縱隊以及湘西即將成立的3個縱隊。

總共是9個大縱隊編制,每個縱隊至少有3個以上的支隊。總人數在1萬兩千人到3萬人之間。

縱隊的人數會根據戰役的需要進行調整。

比如董良準備給北伐的各個縱隊配備1定數量的地方守備隊,讓他們不需要在進攻的時候分兵去防守地方。

另外,像南洋縱隊這樣海外作戰的部隊,會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還有治安戰的需要。因此會配備1定數量的僕從軍。

僕從軍說難聽些就是用來消耗的廉價軍隊。

南洋縱隊的總兵力就已經達到了3萬多人的驚人數字。

安南縱隊在交州獨當1面,數量也不少。

另外,華族還有教導總隊、廣西支隊、廣東支隊、遠東支隊等獨立支隊。

海軍還有3大艦隊、長江水師、海軍6戰支隊等。

總得算起來,華族的正規6軍數量逼近3十萬。

這點兵力撒在整個長江以南根本就不算多。

幾十年之後,軍閥割據,光是1個川軍就能夠拉出幾十萬人出來。

當然,這不能比,華族走的是精兵政策。

正規軍下面還有地方守備軍,這是2線的軍隊,但也是常備軍,需要發放軍餉的。

再向下還有3線的民兵,這就更多了。

華族基本上是全民皆兵,普通民兵大部分時間還是農民或者是工人。

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讓他們放棄生產去打仗。

華族地方守備軍的數量基本上是按照每個縣1個大隊的標準設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