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八二九章 南下濟南


暫時回到華族的本土。

董良已經動身南下,他在禁衛軍的保護下,騎馬南下,速度非常快。

雖然是走馬觀花,但是依然能夠看到1路上忙碌的重建場景。

隊5來到天津的時候,董良看到了被大火燒燬的天津城,心痛不已,要是華族早1點北上的話,就不會給僧格林沁這些人燒殺搶掠的機會。

但是人生最怕的就是“要是……”2字。

董良見到天津的官員之後吩咐道:“天津的古城不要花太多功夫重建了,以後南北的鐵路通車,運河的作用必然降低,現在運河沿岸的1些城市肯定要沒落,沒必要再投入太多,現在的主要精力應該放在新城的建設上。”

天津新城將建在塘沽,這裡將會在原有的港口的基礎上進行擴建,1座依託港口建造的新城,在不久之後將會拔地而起。

北平和整個河北地區將成為北方的輕重工業中心,單單1座永平港還不夠用。

這個時候,那個工部郎中羅桂章依然在安平負責港口的建設。

安平被佔領之後,羅桂章沒有投降,也沒有被軟禁。這個固執而又有幾分木訥的滿清官員竟然選擇留下來繼續帶著民夫修港口,雖然這座港口已經被華族佔領了。

作為北伐的重要物資補給基地,華族的工部也派人過來,同時還運送了大量建築材料過來。

在港口勞動的人群中,穿著滿清官袍的羅桂章顯得有些異類。

工匠們商討修建計劃的時候,他也會認真的參與。

直到有1天,咸豐的投降詔書刊登到了華族的報紙上。羅桂章才請了1天的假躲回了營地之中。

第2天,當眾人看到他的時候,他已經剪掉了辮子,換上了1身民夫的著裝。他的眼睛甚至還有1點紅腫,似乎是哭過。

但是他很快就繼續投入到修建港口的工作中,他的很多建議都非常可取。比如在討論修建防波堤的走向時,羅桂章就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觀察過這裡歷年的風向,知道在哪個季節,風浪最大,而且知道這些風浪的方向。這對防波堤位置的選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塘沽港本來是清軍水師的軍港,基礎條件還要好1些,現在要將其改為商用港口,潛力巨大。

董良在天津只停留了幾個時辰,簡單地指導了1下天津新城的建設,便繼續出發。

在每1個地區,中心只能有1個,其他的地方圍繞著中心城市,充當不同的職能。

這就叫產業分工,這樣的話,經濟才能夠長久健康地發展下去。

假如沒有規劃,所有的地方都會盯著那些賺錢的行業,這樣做的結果就是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

北平將作為北方的商業輕工業中心,永平、天津作為港口和重工業基地。

其他的各府,或者發展農業、畜牧業,或者發展採礦業,成為這3處工業中心原材料供應基地,這樣的模式才是可持續發展的。

今後,整個環渤海的經濟圈將輻射到山西和草原,將整個華北連接成為1個整體。

董良離開天津之後經過河間府進入濟南。

他這次南下沒有提前通報,沒有行程安排。地方上都在忙著救災,也沒人有時間來接待董良。

他也想親自看看剛剛收復的地方,現在恢復得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