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九九八章 咱們也買


                 不僅僅是拿三有這樣矛盾的心理,英國人、美國人都有這樣的心理。

  滿清是虛弱,也更容易控制,但是滿清的政策太過保守了,每年進口的東西少得可憐。

  華族的出現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東西方的貿易。

  董良本就想要通過這樣的貿易來促進華族的改革。

  比如對糧食和棉花和糖的進口,並非是因為華族生產不了這些東西。而是因為華族想要大規模地移民,緩解內部的土地矛盾。

  同時也增強華族對邊疆地區以及海外領土的控制力。

  而移民工作消耗最大的便是這些移民的生活物資。

  這些人要參加移民就要有一段時間無法生產,這段時間必須要由政府給予補助。

  要不然,這移民就變成了流民,勢必會造成人口的流失,同時也會降低百姓移民的積極性。

  就像是沙俄數百年來對遠東移民,不過只是建立了一些據點而已。原因便是他們無法保障移民的生存。於是他們只能將罪犯流放到這裡。

  結果也不是很好,流放犯的生存率實在太低,大部分人都死在了路上。

  英國人向澳大利亞移民也大致上是這種情況。

  華族的移民與他們完全不同。一方面華族對地方上的控制能力比他們都要強。

  另一方面,華族給予了移民全程保障,讓他們在遷移的過程中能夠吃飽飯,得到基本的醫療保障。

  到了移民目的地還能夠獲得比原籍更多的土地。因此移民普遍的預期都很高,通俗來說就是他們都有盼頭。

  正因為如此,華族才能夠在一年時間內完成了北美的百萬大移民計劃。

  英國人經歷了兩百多年,才將澳大利亞的白人數量增加到八十幾萬。

  差不多的距離,華族一年時間就做到了。

  這說明華族的這套模式是正確的。

  當然了移民的吃穿住都要政府補貼,這可不是小數目。

  華族內部的百姓還沒有解決溫飽,如果再將他們的糧食用來移民,顯然也是不行的,於是董良就通過進口來滿足移民的需要。

  正好華族每年也會出口大量商品,需要用進口來平衡順差。

  這一點,滿清朝廷是不會做的,在那個時代,無論是官府還是貿易商人,他們賺到了銀子,首先想到的就是存起來。不管是存到錢莊還是鑄造成銀冬瓜放到地窖中。https:/

  只有董良這個來自後世的人才會明白,對於一個國家來說,什麼才是真正的財富。

  印加帝國儲存了那麼多的黃金白銀,不還是被區區一百多西班牙人給滅了國嗎?

  這些人金銀如果不用的話,那麼它們能夠給國家帶來什麼好處呢?

  對於董良這樣大手大腳地花錢,華族的高層到現在都還有人不理解呢。

  他們都認為,在國家政通人和的時候就應該多多攢錢,以備不時之需。

  要是沒有文景之治攢下的錢,漢武帝拿什麼去滅匈奴呢。

  隋煬帝搞大工程,四處征戰,將隋文帝攢下的錢糧全部花光了,這才導致隋朝的滅亡。

  這些都是史書中記載得清清楚楚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