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249章 有種無種

    因為五大夫以上,便相當於“卿”,開始單獨錄籍貫。

    但黑夫卻揚言,說自己要突破這個天花板,先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封侯!得氏!

    這壯志豪言,讓在場的利鹹、東門豹、季嬰、小陶猛醒,讓他們頭皮發麻,感覺自己的眼前,被打開了一道新的大門!

    眾人不敢有相同的志向,但也明白,黑夫若真能走到那一步,他們這些追隨者,當然也不會少了好處。

    大夫?縣尉?或許有希望更進一步呢!

    於是,在回去的次日,原本懶懶散散的眾人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東門豹不再整天嚷嚷著抱兒子了,回到鄉里後,他翻出了許久未練的手戟,一板一眼地比劃了起來。

    小陶亦抓緊了對弓弩材官的訓練,他一下子找到了目標:盡全力輔佐黑夫!

    季嬰亦把“做大夫”的志向,悄悄改成了“做官大夫!”

    利鹹則更加勤勉於公務,協助黑夫籌備練兵事宜。

    甚至連肯定趕不上這場戰爭前畢業的驚,也在回到學室後,拾起枯燥的律令,又一次背誦起來。

    黑夫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十分滿意。

    “剛赴任那天,縣令雍何對我說,政為車,吏為馬,吾等皆受人驅使。”

    “但在我看來,我的志向亦如車輿,光靠自己是推不動的,眾人何嘗不是我的駟馬呢?在智謀和潛力上,他們當然不能與陳平這種騏騮相比,只是縣鄉的普通騾馬,速度不快,卻十分忠誠,聽我指使,行得穩當。這些馬兒脾氣各異,愛好不同,會疲倦,會偷懶,為了不讓他們掉隊,必須不時鞭策才行!”

    ……

    在鞭策完手下後,黑夫也投入了緊張的安陸縣徵兵工作中。

    按照郡上的計劃,五月份各縣擬好徵兵名單,六月份在鄉、亭進行小規模的隊列訓練,七月份集中在縣城繼續整編,使其能識金鼓旗幟,八月份分發兵器,進行戰術合練……

    然而六月時,安陸縣出了大案子,地方秩序有些混亂,徵兵工作也受到了延誤,眼下的進度比計劃慢了許多。

    黑夫讓利鹹將擬好的徵兵名單給自己過目,秦國是普遍徵兵制,17歲成年後便要被錄入籍貫,隨時準備應徵!

    17到20歲的青年人主要服徭役,即修牆築路、運輸糧食等,黑夫在縣裡幹過修牆垣的活,上次也被拉去押送刑徒,在滅魏時是輜重部隊,靠了關係才混進作戰部隊。

    而到了20歲後,就是“壯”了,要繼續做戍卒和正卒。一年在本郡的地方部隊,也就是郡兵,一年在邊疆或中央衛戍部隊。

    當然,南郡的大多數人都沒機會去咸陽,直接就近駐防,反正南郡本身就是邊地。正是在這兩年的軍旅生活中,紀律鬆散的黔首,被軍法訓練成秩序井然的兵卒,有了隊列觀念,和識別金鼓的能力,聽說要打仗時,也不會露出畏懼之色,而是會聞戰而喜。

    等常備軍服役完成後,所有適齡青年便轉入預備役,除了每年仍在郡縣服一月徭役外,一旦有戰事爆發,被點中了名,就要立刻應徵入伍。一直到56歲(有爵位者)或60歲(無爵位者)才免除服役。

    不同於上次滅楚之戰,秦國有些倉促隨意的徵兵,這一次,整個南郡都嚴格依照《戍律》開展今夏徵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