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305章 番陽令

    黑夫便根據自己擁有的權限,任命五百主安圃做了賊曹掾,手下五百人,負責番陽的治安,隔三差五入鄉里山林進行掃蕩。

    “盜賊”有人緝捕後,第二件事,就是重新確立秩序。

    在這件事上,利咸和徐舒便出現了分歧。

    利咸認為,應該把秦國的律令制度,原封不動地搬到番陽,任命來自安陸的軍法吏們做獄掾,行重法治民。

    徐舒卻認為,大不必如此。

    ”司馬初得番陽,人心未定,不可驟然以秦律繩之,楚國封君平日裡沒少向百姓宣揚,秦律嚴苛殘暴,若壓的太緊,反倒會讓百姓生出怨望來,甚至協助盜賊。“

    黑夫雖然很想把大名鼎鼎的“約法三章”搬到番陽來,但他敢將黃金採出產的黃金充作軍費,卻唯獨不敢打法律的主意。

    唯名與器,不可假人,對春秋諸侯而言,器是鼎簋編鐘等象徵性的禮器,對秦國而言,秦律便是國器,妄改者會遭到最嚴厲的處罰……

    黑夫不敢亂來,思索後,便採取徐舒的意見,宣佈在九江郡任命的縣丞來上任前,番陽一切依照舊俗治理。如此一來,既沒有越界,也算是向本地豪長讓步,使他們願意與秦軍合作。

    黑夫還釋放了一些願意歸化的番陽君附從兵卒,在他們回到家宣揚秦軍的“仁慈”後,番陽楚人紛紛鬆了口氣,城內緊張凝重的氣氛也鬆弛了些許。

    做完此事後,已是一月中,黑縣令又忙不迭地讓徐舒、利鹹下去安排春耕。

    涉及到今年的吃食,縱然楚人依然有些抗拒統治,卻也不敢耽擱,黑夫則見識到了江南地區的種地法子:“火耕水耨”。

    所謂“火耕”,即通常說的“刀耕火種”,黑夫發現,城內外的農夫種地,並不種往年的田,而是跑到離城很遠的的山林荒地,放一大把火。

    火燒光山坡上的茅草和夾在其中的灌木,以留下的灰做肥料,再播種旱地作物粟、菽,本地人稱之為“燒荒”。

    除了旱地外,番水沿岸還有不少水田,則種水稻,利鹹去巡視過一遍,回來後向黑夫形容了他見到的景象。

    “在南郡,農夫種稻均用牛耕,但在這番陽,竟無人知曉牛耕是何物?且不說一般百姓,連貴族豪長也一無所知,平日裡還常殺牛食用。”

    “其種稻,都是全家人在水田裡赤腳踩松禾蔸,踩死雜草,此所謂水耨……”

    這麼一比較,黑夫才發現,秦國在推廣先進生產方式上,還真是偏執得恐怖,哪怕是最偏僻的鄉里,也或多或少能從田典處學到牛耕、堆肥等技術。

    楚國則不同,楚王的命令管不到邊境封君,多數封君又愚昧短視,這就出現了廣闊江南,幾乎不存在牛耕的情況。

    “利鹹,你說我在此處推廣牛耕、堆肥會如何?”黑夫問利鹹。

    利鹹卻覺得這會很難:“江南地廣人稀,物產豐富,加上這裡氣候炎熱,一年兩熟,所以農民也懶,遍地撒種,隨便粗耕,也能混一頓飽,就算遇上饑荒,也可以吃山林裡的果子和魚蛤之類。”

    “故牛耕、堆肥等精耕細作之術,就算強行推廣,短時間內也難以見成效,除非以秦國律令繩之,使之不得不耕作。”

    他此言有利,黑夫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那這些民政,還是待戰爭結束,真正的官吏到來,慢慢推行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