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

    ()        卓鐵瞪圓了眼睛,他是個老鐵匠了,打鐵二十餘年,卻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兵器集中在一起。

    一旁的同行程鄭也張大了嘴,半響才發聲道:“這得有多少兵刃啊!”

    卓鐵沒法回答他,僅就目測來看,比趙國時期的邯鄲武庫所藏兵刃還多。

    他們看見,一輛又一輛沉重的牛馬車沿著渭水向西行駛,到達地點後,押送的秦卒將車上的戈、矛、劍、戟、殳、鈹統統搬下來,堆放成許多座數千上萬兵刃堆積的小山!

    驚歎之後,問題來了,秦吏讓遷入關中的山東銅鐵工匠、商賈們來此服役,又是作何打算?

    謎題很快揭曉,一個叫“司馬昌”的秦國鐵官要求數千名工匠、商賈將兵刃上的鋒鏑與木柄分離開來。

    卓鐵和程鄭面面相覷,但在秦吏的鞭子下,也不敢多問,各自上前忙活了起來。

    他們都是邯鄲鐵匠,和兵刃打了半輩子交道,已經到了看一眼形制或金鐵成色就能判斷產地的程度。

    “這絕對是韓劍!”

    卓鐵捏著一柄二尺劍,眼睛裡綻放出光彩,自從韓國滅亡後,快十年沒摸到韓劍了。

    韓雖國小民寡,乃七雄最弱之國,但有一樣東西卻值得一吹,世間最精良的兵器都是出自韓國的,所謂“天下之強弓勁弩皆自韓出”,“天下寶劍,韓為眾!”尤其是韓國的棠溪劍,經過工匠們的千錘百煉,已經到了“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的程度!

    只可惜,上好的劍,一錘子下去也被砸得彎折,脫離了劍柄,無力地落在地上。

    他又拎起一根長矛來,矛尖是鐵製的,仔細一看,上面還有銘文,鳥蟲文……

    雖然看不懂刻了什麼,但起碼可以確定是楚國的矛,楚矛也不錯啊,世人常言,宛鉅鐵矛,慘如蜂蠆,卓鐵暗道一聲可惜,用力卸下了矛尖,將長柄扔在一旁。

    這之後,他們還陸續發現了燕國、齊國、魏國的兵甲。

    魏國亦有精兵,尤其是武卒用的戈最出名。

    齊國的兵刃就比較少了,雖然齊早在春秋時,就開始搞鹽鐵專營,煮海成鹽,開山成鐵,鐵器最是流行。但經過長達四十年的和平,連兵刃都很少鑄造了,唯以針、刀、耒、耜、銚、斤、鋸、錐、鑿等實用工具為多,卓鐵和程鄭手持的鐵錘鐵鋸,就是來自齊國。

    還有燕國,入目的是上百個生鏽的兜鍪,他們工匠界有一句俗話叫“燕無函”,意思並非是燕國沒有製作兜胄的“函人”,而是在燕國,幾乎人人都會製作兜胄,函人沒有存在的必要。由此可知,燕人打仗最注重防護,這些鐵兜鍪(mou),大概是燕軍覆滅後被秦人奪走的,裡面還有乾涸的深褐色血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