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383章 豳風

    ()        仔細觀察地圖的話,便會發現,隴西、上郡、北地,三郡各佔據了一條關中大河的上游。隴西是渭水,上郡是洛水,北地則是涇水。

    所以三郡之於內史、咸陽,在軍事意義上,均是“扼控上游”。

    九月初,黑夫前往北地郡赴任的道路,便是溯涇水而上:他先去了曾解救過書法家程邈的雲陽縣,繞過甘泉山,抵達了一座叫“漆縣”的縣邑。

    比起兩年前,黑夫單槍匹馬入咸陽,如今他的車駕,也有了封疆大吏的派頭:駟馬駕轅的大車一輛,拖著新婚後便聚少離多的妻子。之後還有十多輛牛馬車,坐著婢女、僕役,還有陳平這樣隨他赴任的賓客,還有陳平妻、子等家眷……

    在縣外客舍休息時,人嘶馬鳴間,葉子衿本來顛簸得有點小臉發白,一聽說到了漆縣,便笑道:“原來是豳(bin)地啊。”

    亭長的妻、女來引領她入舍休息,一聽此言,便恭維道:“夫人博學,竟知道本縣舊名為豳!”

    漆縣不是北地郡治下,黑夫瞭解不多,跟韓國貴族出身,受過傳統詩書教育的妻子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個縣,就是周人的老家“豳”(今陝西彬縣)……

    “十五國風中的《豳風》,說的就是此地的事。”

    風的意義就是聲調,帶有地方色彩的音樂,所謂《秦風》《鄭風》《齊風》,用後世的話說,就是陝西調、河南調、山東調。

    那豳風是啥調,陝北民歌?信天游?

    黑夫來了興趣,只可惜,秦官府不提倡詩書,商鞅就燒過一遍,當地人會唱的已不多,民間藝術家是找不到了。

    但黑夫作為鄰省的省公安廳長過境,漆縣的縣長、法院院長、公安局長等豈能不小心迎送?很快,到了傍晚時分,漆縣縣尉設小宴邀請黑夫時,一位不知從哪找出來的年邁樂師就被請上來。

    老人家跪坐在席子上,敲打著秦國最普通的樂器:缶,用土味十足的秦腔,給黑夫唱了幾段《豳風》……

    樂師一曲唱罷,原本在黑夫眼裡“高雅”的詩經,那被後世鍍金抹粉的外表頓時就坍塌了。

    翻譯成後世的話,就是:七月大火星西落,九月女子縫補冬衣。十一月北風吹,十二月寒氣重。這麼冷的天,沒粗褐衣穿,怎熬到年底?正月修耒耜(leisi),二月去耕種,妻兒來送飯,送到南畝頭,田官見了喜,誇我家勤快……

    這就是一首再普通不過的農家時令歌嘛,生活化的語言,很接地氣,一點都不高深。

    樂師還唱了一首雖不屬於《豳風》,但也和本地有關的歌《公劉》,說的是周人的老祖宗公劉帶領周人從北面的戎狄之地遷到這裡,重新從事農業的故事,黑夫一聽又樂了。

    也是很樸實的語言,唱的大致意思跟《山丹丹開花紅豔豔》差不多:“一道道的那個山來呦一道道水,咱周人遷徙不容易,豳地的田又平又肥,莊稼綠油油,公劉帶咱周人打江山……”

    最後再聽一首小姑娘催小夥子快點找媒人來提親的歌:“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