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406章 統一戰線

    甚至連秦國,也因為常期跟楚聯盟,數次被晉國“開除”出諸夏,不與盟會呢……

    隨著時間進入戰國,隨著交流進一步頻繁,諸夏的圈子開始擴大,不再是狹隘的姬姜諸侯,而擴散到了整個九州。

    七雄之間雖有差異,但數百年往來下來,已滿足“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共同心理素質”這同一個民族的要素,“冠帶七國”成了普遍的稱呼,以區分於生活、語言大異的戎狄。

    誰若再像地域黑孟子那樣老調重彈,說楚是蠻夷,楚人可要扔出大量美輪美奐的漆器帛畫、屈原辭賦、楚簡儒經來打他臉了……

    不過這時候,又因為秦國強盛,屢屢侵暴六國,使得六國對秦充滿敵意,仍將秦人視為“與戎狄同俗”的他者。

    秦扮演的,恰恰的春秋時楚吳的角色。

    如今秦雖一統海內,但不得不承認,“秦民”與“諸侯之人”的界限仍在,大多數六國遺民,知道自己是趙人、楚人,卻不知道大夥同是諸夏之人,更不會把來本地上任、戍守的秦吏看做自己人。

    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秦始皇已經下意識地在做一些事情,車同軌、書同文字,合併天下山川祭祀,但要將分裂的七國融合成一國,將七國民眾糅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可不是一兩代人能做到的。

    “除了硬性的行政規定,還需要一些潛移默化的東西。”黑夫合上書,暗暗想道。

    讀完半本左傳後,黑夫覺得,促使“諸夏”形成的要素,便是南夷與北狄交的逼迫,農耕定居者不得不聯合起來。

    而歷史上,使得“漢人”真正形成,恐怕也與漢晉時期,中夏同匈奴、五胡頻繁的戰爭有關。

    只有那樣,才能明白“他們”和“我們”的界限,才能視身邊的冠帶之民為族類。

    但那種方式太過被動,可否能主動聯合呢?

    黑夫前些天提出的“靖邊祠”,或能起到這樣的作用。

    在黑夫的設計中,“靖邊祠”是官府開設的公祠,祭祀千百年來,為抵禦戎狄侵辱,開疆拓土做出突出貢獻的諸夏人傑!

    不拘泥於國別,不祭君主,不按內戰功勳,只看他們御辱、開邊的貢獻……

    他還擬定了一些名單,供秦始皇選擇。

    第一個名額,就是管仲!

    為何?

    最早扛起“尊王攘夷”大旗的是管仲。

    聯合諸夏,成功頂住“南夷與北戎交侵”浪潮的是管仲。

    孔子曾言:“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對其評價極高,又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這意思很明顯,不管誰在位,是小白還是小黑,只要他能重用管仲,就能創下齊桓公的霸業!

    桓公常有,而管仲獨此一人。

    之後按照年代,便輪到了由余。由余本是晉人,流亡到戎地,後來又歸順了秦穆公,為之出謀劃策。他幫助穆公攻伐西戎,並國十二,開地千里,稱霸西戎,雖然在歷史上不太知名,但對秦而言很重要。

    另一個跟秦有關的人選,便是司馬錯,司馬錯力排張儀之議,提出先並巴蜀的策略,並親自領兵,滅蜀亡巴,將這兩個“戎翟之長”併入秦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