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407章 自古以來

    ()        七月中旬,代郡首府城北,一座正在拔地動工的祠廟前,當地郡守、郡尉等召集本地官民,大聲宣讀著秦始皇的詔書。

    “夫振刷靡夷,掃迅風塵,尊天子而攘戎狄,執朱旗而平戎庭者,賢能之略也。氣有前往,義無反顧,異域赴而如歸,三族坑而不悔者,國士之勇也。”

    “自平王東遷,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能尊王攘夷、御戎狄交侵、為諸夏開疆拓土者,功莫大於五人:曰管夷吾,曰由余,曰司馬錯,曰秦開,曰李牧。”

    “微管仲,則中夏之人恐被髮左袵;微由於,則無穆公大霸西戎,開地千里;微司馬錯,則巴蜀仍為氐羌之域,開明氏仍行桀紂之暴;微秦開,東胡仍縱馬燕山,遼東仍為胡羶之臭;微李牧,匈奴仍凌暴代北,殺略人民!”

    “五子雖為人臣,其為華夏靖邊之功,遺澤後世,朕壯其志,特令邊郡設‘靖邊祠’以祭之。太原、雁門、代郡、雲中四地祠廟主祭李牧,其餘四子陪祀。四時祭掃,使其得以血食,亦使之見今邊境安寧,不復先時喪亂也……”

    關中話念完,土人出身的官吏又用代北方言,大聲重複了一遍。

    聽罷,代郡民眾頓時愣愣出身,只以為自己聽錯了!

    沒搞錯吧,前些日子,代北郡縣的秦吏,還搗毀了許多個李牧祠,將案發地的里正、伍老罰款二甲呢!如今卻怎麼忽然轉了性,秦始皇竟然設立公祠,祭祀李牧了?

    多數代人只知李牧,秦開略有耳聞,其餘三人,便不得而知了,但聽其事蹟,都是有靖邊開拓之功?

    不過,管仲是齊人,由余算秦國大夫,司馬錯是秦將,秦開是燕將,李牧是趙將,原本八竿子打不著的五個人,卻因為“靖邊”之功,被放到一起祭拜,這倒是新鮮。

    在欣喜之餘,詔書中反覆提到的“中夏”“諸夏”“華夏”這些詞,也給黔首們留下了些許印象。

    在代北趙人心中,秦與趙,絕不是一路人,但若對面有一個東胡人,或者匈奴人,相比之下,秦人雖然貪鄙兇惡,卻好歹也扎髻,穿深衣,吃五穀,可以交談商量。而胡人,則與中國殊章服,異習俗,飲食不同,言語不通,還同代北趙人世代有殺戮劫掠之仇!

    所以詔書中將秦、趙、齊、燕都算作一類人,一致針對戎狄,他們也沒什麼異議。

    管你怎麼算!只要能讓代北人堂堂正正祭拜救他們,或者他們父輩於水火的李牧將軍,那就行!

    “等祠廟建好後,吾等當真能來此祭拜李牧將軍麼?”有人仍不信,大著膽子問道。

    官吏板著臉道:“祠內會有典禮,祠外亦可遙拜祭祀,但不能在民間擅立奇祠!違者依然重罰!”

    對這種處置,代人還是很滿意的,都十分期待秋後祭典。

    人群之中,一個手持斧斤,身穿褐衣的年輕樵夫心裡,卻百感交集。

    “大父啊大父,你一生忠於趙國,到頭來,卻遭了王翦老兒的奸計,被趙遷、郭開這對昏君奸臣逼死。不念你二十載奔波,也不念你內戰強秦,外御匈奴的功勞。不曾想,到頭來,竟是你一生為敵的秦帝,為你設立祠廟……”

    此人名為李左車,乃是李牧幼孫,詔書中“三族坑而不悔者”說的就是他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