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646章 刀劍

    “然而劍雖好,可我眼下軍中更用得上的,卻是刀。”

    郭紹鍾愛劍,前些天黑夫要求鐵山鍛刀,他都不願參與,眼下只覺得劍受了侮辱,有些憤憤不平。

    “君侯,砍柴的刀,是低賤之器,豈能比得上劍?”

    黑夫笑了笑:“你曾用青銅劍來砍柴麼?”

    郭紹搖頭:“不曾。”

    “為何?”

    郭紹覺得這位君侯在明知故問:“青銅脆而易折,擊刺殺人還行,砍柴就過分了。”

    銅本來是軟的,軟到無法直接做武器,只有與錫結合後變成青銅,才是合適的材料。但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變得脆而易折,大力劈砍,很容易折斷。

    所以整個青銅時代,以劈砍為主的刀,只是曇花一現,頂多是撬貝殼、剝皮的小刀在燕齊流行,還漸漸演變成了刀幣。

    劍,無疑是最合適青銅的短兵,當之無愧的百兵之王。

    而在民間,砍柴的主力,也是銅製的斧斤。

    直到鐵器時代來臨,這種情況開始改變,雖然軍中還是順著以前的慣性用劍,但在民間,做工粗糙的鐵柴刀,已經悄然出現。

    尤其是在南郡、豫章、衡山、長沙等地,近年來,種植園主們為了讓奴隸砍甘蔗,一種長肋,上寬下窄,沒有刀尖的砍刀蔚然流行,形制頗似後世的景頗刀,郭紹來此數年,自然也見過。

    “你用鐵劍砍過柴和甘蔗麼?”

    黑夫似乎來了興致,就在這工坊裡坐下,不緊不慢地與郭鐵匠聊起天來。

    “鐵劍如此金貴,怎麼能用來砍柴!”

    郭紹有些發懵,這位君侯是怎麼了,專跟砍柴過不去,他這侯爵,莫非是砍柴砍來的不成……

    “不錯,鐵劍金貴,好的長劍,百金難求,而我手下兵卒,何止數萬,總不能讓他們人人皆為百金之士罷?我……朝廷可養不起。”

    黑夫又問:“你鍛這柄長劍,花了多少時日?他們做一把刀,又花了幾日?”

    郭紹老老實實回答:“我用了一月。”

    一旁的鐵官也過來稟報,說平均算下來,每把鐵刀,只用了三五日。

    這是自然,從製作工藝來說,劍的要比刀難多了。劍是雙刃,身窄而薄,前頭很尖利,所以造劍的材質和冶煉工藝要求很高,不能太軟,也不能太脆,恰到好處才行。一把好劍,整個工藝下來,再鍛打百遍,起碼得花一個月,有的劍,甚至要一年半載……

    而一把老百姓也用得起的砍刀,好鐵用到單刃上就行,刀身較寬,刀背較厚,一般不會折斷,工藝馬虎點也沒事。慢則五天,快的話,兩三天就行,若能流水線批量生產,則更快。

    難怪後世有句話叫“十刀一劍”,意思是製造同等質量的刀和劍,造劍花費的時間是刀的十倍。

    為將者必須明白一點:和士兵一樣,兵器是消耗品,不是珍藏品!

    軍隊制式裝備,歷來都是以保證威力的前提下,選擇廉價、簡單、易大量生產的,這便是秦軍始終裝備青銅武器的原因。

    黑夫也一樣,他需要的,就是能夠量產,便宜,且能適應南方密林,不但能劈砍樹木藤蔓,還能隨時應戰的砍刀。不需它百鍊成鋼,不需它千年不朽,不需它削鐵如泥,反正對付的是赤身而戰的越人,再鈍的刀,砍上去也夠見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