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915章 為何而戰?

    ()        站在洛水東岸,楊喜能看到浩浩蕩蕩的秦軍在西岸排列,好似一塊塊方豆腐——這也是膠東傳過來的新事物,各部隊跟隨各自都尉,分批渡過幾座浮橋,又在東岸列陣以待,防備六國群盜反撲。

    楊喜等人,則是整個大軍的最前沿,分散在方圓百里內,偵察任何風吹草動。

    一名騎長攜帶軍令,縱馬而來,朝楊喜拱手道:

    “楊率長,君侯大軍已渡濟,李、駱兩都尉令吾等前往蒲坂方向查探敵情!”

    楊喜頷首,吹著銅哨,讓自己身邊遊弋的屬下們集中起來。

    “向東,去蒲坂。”

    四蹄奔走,馬臀湧動,楊喜位於最後——這是騎兵行軍的慣例,作戰之時,他便要換到最前方去了。

    楊喜升官了,他原先只是一個管著五個人的“騎長”,現在卻因在藍田率先投誠,引發王離軍大崩潰的功績,連升兩級,成了統轄一百騎的“騎率”。

    過去半個多月,藍田的故秦降卒接受了北伐軍的改編,早在楊喜剛投誠過去時,護軍都尉季嬰便對他講了北伐軍的政策:

    “汝等棄暗投明,武忠侯令吾等竭誠而迎,今後不論故秦人,新秦人,皆是一家人。武忠侯對待投誠之兵,與南郡舊部並無兩樣,汝等只要盡力效命,自然前程無量,富貴有望!”

    當時見楊喜還比較拘謹,季嬰甚至安慰他道:“勿要有甚顧慮,汝雖年輕,然汝父輩也曾為始皇帝掃平六國,與武忠侯乃是不相識的袍澤,往後仍並肩而戰,同仇同澤!”

    於是那些天裡,楊喜等人就天天聽北伐軍的軍法官用飽含南方口音的雅言講課,讓他們“憶苦思甜”——憶胡亥當政之苦,思往日政治清明,大秦在始皇帝旗幟下百戰百勝之甜。

    一遍遍向他們強調,之所以會有這場內戰,天下人之所以受苦,皆是胡亥、趙高之過也。

    過了幾天,傳來了咸陽不戰而下,胡亥身死的消息,武忠侯完成了靖難,成了大秦攝政,並宣佈了大赦、減租等一系列政策,秦地望風而降,這下降卒稍微安心。

    不過,當時五百長以上官吏被單獨隔離,並有謠言在軍中傳播,似是北伐軍欲將降軍官、兵分開,這讓楊喜等多了一層擔憂:大多數北伐軍吏南方口音極重,與關中人雞同鴨講,難以交流,往後連聽個軍令都要扯上許久,何況其他。

    但最終,黑夫只是將李良等裨將級別的替換閒置,都尉以下仍維持,這讓降卒不至於吏不知兵兵不識吏,稍加改編後,便成批拉到驪山,以看管十七萬刑徒。

    楊喜等騎兵則被集中起來,以彌補北伐軍車騎之不足,他們被集中到渭北,當時眾人多有腹誹,都想回家,還是武忠侯專門派了一批軍法官來,描述六國遺貴所率群盜,在西河所犯的罪行,以及宣揚接下來,他們究竟要”為何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