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444章 故事

    鴻門自有高臺,七年前,北伐匈奴前夕,王莽曾來此觀禮,第五倫那時候還是個小小的軍司馬,第一次與新朝皇帝相見。

    兩年前,第五倫亦是在此接手四萬雜兵,於鴻門臺上斬王莽使者,吹響了“弔民伐罪”,以下克上的號角。

    而今日,高臺又被裝點一新,臺下是百官群臣,臺上是十二卿,儘管許多官員因要鎮守一方未能盡來,但奉常王隆、中尉第七彪、治粟內史任光、少府宋弘、典客馮衍、廷尉彭寵等多在,他們中不少人亦是鴻門舉事的見證者。

    而王祖父第五霸也拖著病體來此,安排在較為舒服的位置上,別人得站,他卻能坐著,但當孫兒的身影開始向高臺頂端邁步時,老爺子也忍不住站立起來,手竟有些哆嗦。

    昨天抵達鴻門時,第五倫是這麼與他說的。

    “大父,可還記得當初孫兒辭官時,與你許下的諾?”

    老爺子馬山滿八十歲,年紀大了,記性也漸差,一時間有些想不起來:“你辭官那麼多次,究竟是哪回?”

    第五倫道:“便是處置第七、第六兩家爭水後,辭了鄉孝悌時,那時我說過,為大父,豎起這天底下,最高大的閥、閱!”

    “是,是有這麼回事!”

    第五霸記起了,頓時哈哈大笑,笑的是他那時候志氣小,膽子也小,想著自己雖碌碌無為一生,卻在死前栽培出了一個孝廉,也算對得起先祖了……

    “卻沒想到,老夫居然培養出了一位皇帝!”

    第五霸又笑起來,身子也在高臺最好的觀禮角度站得很直:“伯魚確實做到了。”

    “你豎起的這皇帝閥閱,高,確實是高!”

    ……

    在兩位大將:驃騎將軍馬援、衛將軍萬脩的拱衛下,第五倫穿戴十二章服,多繡五彩圖案,一步一步走上最高的二十四層石階,臺上有祭祀之社,在王隆主持下,燔燎告天,禋於六宗,望於群神等繁瑣卻不可或缺的自不必提。

    倒是第五倫的策命即位儀式,就有意思多了。

    比如戴冠冕這一項,漢時本該由大司馬大將軍給皇帝戴,但第五倫卻自為之。

    而漢時皇帝即位,總是要搞點神器加持作為道具,除了傳國玉璽,還有,玉具、隨侯珠,以及高皇帝當年在沛縣大澤斬蛇寶劍。如今玉璽在公孫述手裡,斬蛇劍則被第五倫送給了劉嬰,也算物歸原主,隨侯珠和玉具不知所終。

    而王莽也搞了新的神器:十二神物,分別是武功丹石、三能文馬,鐵契、石龜、虞符、文圭、玄印、茂陵石書、玄龍石、神井、大神石、銅符帛圖等。不過它們在新莽覆滅時,因為大多太過笨重帶不走,基本在劉伯升燒莽三廟的大火裡報銷了。

    聽說王莽的頭顱,居然被綠漢劉玄製作成了“神器”,只不知那頭現在何處。

    第五倫則是獨樹一幟,神器只有二物:鴻門起兵時自持的斧、鉞。

    斧是一柄陳舊的砍柴斧,柄上綁著布條,黑黝黝的斧身盡頭是雪亮的刃部,沒人搞得清楚此斧來歷,只傳是第五倫年少時所用,後來也隨身帶著,在軍中與士卒同辛苦,劈柴之類。

    至於那鉞,形制其實更像是一把鐮刀,第五倫當初持此二物起兵誅莽,號稱它們不由暴君、一夫來授。而授之於天意,授之於民心。

    第五倫心中是如此想的:“漢高的斬蛇寶劍,最初不也是三尺殘劍,後來承載各類神話含義,硬生生加到七尺麼?”

    神器靠的不是其原本的價值,而是包裝,英王加冕的蘇格蘭石之類,不就是塊破石頭麼,但只要加進故事,摻了傳承的歷史,普通之物也能讓你看出光輝來。

    就比如現在,王隆看著魏王舉起左手持斧,不由想起自己旁敲側擊問此兵來歷時,第五倫打趣胡謅說道:“餘年少時,曾持此斧砍倒過一棵櫻桃樹。”

    櫻桃?王隆卻認真了,他知道這種稀少的樹種,又叫楔樹,因為擁有熒惑晶華般的赤色,耀眼的外觀與先百果而熟的特質,櫻桃素有仙果之譽,一般只有皇室才能享用,連他們家都不配吃。漢朝時,上林苑的櫻桃園配有專人看守,防止鳥雀偷食。

    所以第五倫少時微末,怎麼可能砍櫻桃樹呢?這一定有內涵!王隆思來想去,只覺得莫非是天賜神斧,而令第五倫伐倒了象徵皇家秩序禮儀的櫻?

    至於那鐮,第七彪也在唾沫橫飛跟外姓人吹噓:“想當初我第六、第七兩家爭水,陛下為吾等持平,說以兄弟之情說之,然後隨手拿起田中的鐮刀,不經意一揮,你猜怎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