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657章 彼月而食

    《新書》來源:

    魏朝武德九年(公元33年),同時也是劉秀所建“東漢”建武九年的臘月。

    東漢的“臨時行在”江都城便是後世揚州市,但不同之處在於,此時的江都不但臨江,距離大海也沒那麼遠。只要出城去往東十多里,便能望見滿是灘塗和礁石的海岸線。

    正值臘月中旬,海邊的森森萬木僵立於寒夜,月亮從海上升起時,彷如白蓮花,浮出龍王宮,它照亮了這片寂寥的沙灘,也映得江都城上空,天色紺滑凝固不流,冰光交貫群星失色。

    然而等到月亮升至中空時,卻有怪事發生:燦爛如銀盤的圓月,卻彷彿被天神的大斧斫中,邊角有了些詭異的缺失。

    最初人們以為是雲層遮蔽,但這天上晴空萬里,哪有什麼烏雲!進而那缺口慢慢變大,蔓延半月,彷彿被巨獸咬住!怪物的尖牙利爪撕扯可憐的月亮,摧環破璧,眼看就要將其食盡!

    這便是江都宮室中,劉秀被天官匆匆喚醒後,看到的景象。

    月亮已經被天空中不可名狀的怪獸吞沒泰半,天色變得漆黑仿若煤炱,似乎再不採取行動,月亮就要磨蹤滅跡,須臾間永遠消失!

    好在劉秀的小朝廷已經經歷過一次類似的事了:建武七年(公元31年)三月份的最後一天,先後發生了日食、月食,可比這次還要嚴重,吃一塹長一智,劉秀這次可不會那麼慌了。

    劉秀立刻對掌管祭祀、天文五行的國師強華下令:“速詔王鼓,令群臣入宮,隨朕一同救月!”

    這是強華在《周禮》上找到的記載:“救日月,則詔王鼓。”就是說當日食或者月食發生後,要由天子親自擊鼓,以驅逐吞食月亮的怪物。

    不多時,宮中官吏悉數到場,除了有公務在身的堂司官員以外,其餘人均要參加救護儀式,他們匆匆換上素服,仿若戴孝,接著聚集到天壇處。

    劉秀已經穿戴禮服,完成了避正殿、上香、行三跪九叩救護禮等程序,接著親自擊鼓,一時間江都行在熱鬧非凡,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皇帝徹夜笙歌呢!

    光敲鼓還不夠,眼看月亮已被完全吞沒,四周彷彿一片慘暗,劉秀將鼓椎交給匆匆入宮的大司徒,他自己則換了一身戎服,接過了一根箭矢。

    這可不是普通箭矢,而是“恆矢”,《周禮》記載過如何挽救日月災變:“救日以枉矢,救月以恆矢……”。特製的恆矢前後重量均衡,射出以後箭行平穩,射程較遠,上回鬧日食月食的時候,劉秀親自跑去江都“高廟”裡,請高皇帝開過光的,雖然時隔兩年,但應該還靈驗。

    劉秀也是行伍出身,老本領沒丟,持彤弓抽箭拉弦一氣呵成,轉頭西北方向,瞄準幾乎被吞沒,只剩下可憐一圈光芒的月亮,鬆開了手,任由恆矢直飛天際!

    而宮內外的鐘鼓,也一下子變得更大:原來是江都城中的百姓被驚醒後,紛傳天狗要吃掉月亮,也加入了“救月亮”的行列中,不論男女老幼皆敲鑼打鼓,沒有的就砸瓦片,至於當街跪拜哭嚎希望月亮回來的也不在少數。

    最可憐的就是城裡的女子了,愛美的她們,只要不太貧賤的,多少都能置辦銅鑑,也不知是誰傳的消息:“擊鑑可以救月。”於是在丈夫、父親的呵斥下,只能心疼地交出愛物,看著那好好的青銅鏡,被重重拋向月亮,又在半空堪堪落下來,在磚上砸出了好清脆的金石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