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678章 次元

    看似坐享富貴,其實只是淪為囚徒,而他封地旁邊,就是海昏縣,前漢廢帝劉賀死去的地方,李軼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總覺得劉秀日後會記恨自己,一杯毒酒,便能奪去性命。

    所以他在恐懼與不甘中,時刻關注著天下局。

    李軼道:“吾等對新、漢,都談不上忠誠,不過是為了自身富貴,為了家族興盛,如今漢巢註定傾覆,為免李氏盡滅,投效魏皇,方為自保之法啊!”

    “汝……莫非早已暗投魏國?”李通指著李軼,聲音顫抖。

    李軼也不羞於承認:“沒錯,早在數年前,劉秀所派官吏放鬆監視後,我便與魏國繡衣衛細作有往來,時常送出消息。自今年以來,劉秀頻繁往夏口、柴桑調兵,自以為瞞得過第五倫?”

    噌一聲響,李通拔出佩劍,頂在堂弟胸口:“於是魏人細作,便指派汝來此勸降老夫?”

    “正是。”別看李軼回答得響亮,心裡卻很虛,其實他一個落魄列侯,接觸不到漢國中樞軍情,只能提供點三四手的消息,在繡衣衛的情報網中等級很低……

    他知道自己投效的本錢不夠,也為此焦慮,入夏後,嗅到了大戰一觸即發,又聽說李通被拜為前將軍,主持江夏北部防務後,李軼這才星夜趕來,想賺得老哥一起“起義”,好建大功,在魏國也混個侯、伯之位——哪怕仍得不到權力,至少他和第五倫沒有私怨,不必天天擔心被灌毒酒。

    李軼極了解李通,知道兄長絕不會殺自己,仍殷切地說道:“兄長,吾等與第五倫,也有交情啊!如今魏皇身邊英俊雲集,百姓風靡,我家若能覺悟成敗,早定大計,尚能像微子、項伯一樣論功成業,轉禍為福,一旦遲疑,等到北方虎賁突騎長驅直入,嚴兵圍城,縱有悔恨,也來不及了!”

    “住口!”

    李通勃然道:“當初綠林入南陽,我信汝之言,又為綠林渠帥脅迫,遂改定更始為帝,若那時就擁戴劉伯升、劉秀兄弟,不存門戶私計,一心一意振興大漢,第五倫焉能殺伯升,輕取北方?”

    “如今陛下以仁義之師,正要圍殲岑彭殘暴之眾,縱此策不成,江東兵精糧足,且有長江之險,也能維持社稷,李通受皇恩厚遇,焉能不顧天下恥笑,賣主屈膝降賊?”

    “我當初已錯了一次,現在,不會錯第二次!”

    李通收劍,轉過身去:“汝不必再言,走罷……”

    李軼的勸降失敗了,他臉色鐵青,盯著堂兄的後背,摸索著袖中匕首,但最終還是沒能下手,只悻悻而退,臨別時再拜,說道:“我知兄長之意,是讓我速去投奔魏國,雖不能獻大功,至少也能保全性命。請兄長放心,他日江東漢鼎傾覆之日,縱兄長執意為劉秀殉葬,弟雖不才,亦盡全力,能保宛城李氏不滅!”

    李通身軀一震,知兄莫若弟,他啊,都讓李軼給猜透了,也不回頭,只抬起手無力地擺了擺,讓親信送李軼離開,並給他備上好馬、護衛,盤纏,自此兄弟分道揚鑣,但確實能讓宛城李氏,處於不滅之境。

    雖然心裡認同李軼所言“漢必敗”的說法,但李通仍兢兢業業替劉秀做事,嚴守江夏北部,果然在五月下旬時,偵得重要情報:

    “魏車騎大將軍耿伯昭,自淮北經汝南,兵臨冥厄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