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687章 流星

    “三軍渡當陽河,退往當陽縣城整軍!”

    ……

    劉秀給自己留了不止一條退路。

    竟陵的舟師是水上的後路,而當陽縣城,則是陸上的,往南一百五十里,就到江陵。

    鎮守當陽縣城的人,是“揚武將軍”馬成,作為最早從龍的潁川眾人之一,馬成早年風頭不顯,數年前,他作為副將,隨鄧禹討平交州,甚至南下到交趾郡。

    也是在那炎熱的絕域,馬成染上了當地人咀嚼檳榔的習慣,如今奉命帶著數千交州兵北上助陣,馬成嘴裡仍隨時鼓著,對人微笑時,還會露出淡紅色的牙齒——這都是檳榔汁液和蛤灰所致。

    “裡有汁,清如水,味美如蜜,交州駱人稱之為‘洗瘴丹’,可防瘴氣。”馬成曾如此對劉秀描述過檳榔的美味,但劉秀和群臣只嚐出了苦澀,實在愛不起來。

    除了檳榔外,馬成還在收編駱人的時候,為漢軍引入了一個全新的兵種:象兵。

    當陽縣中就有十五頭大象,這些龐然巨物及數十名騎手都來自交州——雖然江東、荊南大象也不少,但有本事馴化大象為人所用的,只有交州人。馬成希望,這些象兵,能夠在江漢戰場上創造奇效。

    然而象兵畢竟笨重,而赤足的交州駱兵,面對呼嘯而過的騎兵也無可奈何,繼竟陵被燒後,耿伯昭的騎兵襲擊華容後,轉而向西,出沒於當陽、江陵之間,馬成阻止不能。

    “臣有罪!”為此,當劉秀撤至當陽縣時,馬成也不嚼檳榔了,慚愧地向皇帝請罪,但仍力請道:“臣願南下肅清沿途,使陛下安然退往江陵。”

    “勿要再想不戰而退了。”劉秀卻搖頭,行軍途中的部隊最脆弱,若南下時受小耿襲擾,再被後方第五倫追上,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所以劉秀不打算直接遁逃,而選擇在當陽縣整軍備戰:他寧可將胸膛對準敵人,也不願捱了來自身後的刀劍。

    隨著岑彭脫困,與第五倫合兵一處,來自藍口聚的部隊也陸續抵達,劉秀南撤後第三天,連萬脩也將三萬後軍來到長坂,並奉上了傅俊的人頭……

    第五倫沒有繼續等待尚在南陽、襄陽等地其餘部隊來到,反而主動南侵二十里,佔據漢軍舊壘,與劉秀夾當陽河對峙。

    是夜,第五倫又派竇固渡過淺小的河流來見劉秀,重申了那一日的戰書,甚至還責怪劉秀“不講武德,偷襲”。

    “前日約定決戰,入夜竟有兵將襲營,為虎賁所敗。然予知文叔為人,此必部將輕率為之,與君無關,予言而有信,戰書既下,便重如九鼎!仍望早日會戰。”

    這讓劉秀頗感詫異,不像是他認識的第五倫。

    劉秀算了比帳,岑彭部損失太大,需要休整暫時不能參加戰鬥,第五倫麾下,至多十萬之眾,與漢軍相比,尚無絕對優勢。

    “換了以往,第五倫定會設法拖住朕,卻又不戰,待其所為‘八十萬大軍’畢至,這才從容合圍。”

    是什麼讓第五倫捨棄必勝之法,而輕易冒進呢?

    連馮異都覺得有問題,只道:“第五伯魚要麼是持必勝之心,要麼便是過於驕橫狂妄。”

    “朕寧可第五倫持甲兵之利、火箭之術、騎兵之良,故而小覷漢軍。”

    是看,他們這邊,怎麼看都沒有勝算,劉秀忽然笑了,他恍然想起兄長劉伯升,他在渭北時,也像今日一般,明知劣勢,卻沒了退路,只能一戰吧?

    過去劉秀其實心中暗責兄長:為何一定要鑽牛角尖,非要在關中與第五倫死磕?無論是撤往漢中以圖巴蜀,還是東進謀取河洛,都比一頭撞死好啊!

    但今日,劉秀算是明白了。

    因為,對上第五倫這樣的敵人,退,只會一敗再敗!

    也是時候,做一個了結了。

    不多時,在當陽橋北安營紮寨的第五倫,收到了劉秀的回覆,很簡單,只有五個字:

    “爾要戰,便戰!”

    ……

    ps:明天開始兩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