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4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

    直到桎梏被解開後落到腳邊,萬脩仍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事情發生得太快,誰敢相信,今天才押送囚犯上路的督郵,不但放了自己,還提出要一起逃亡?二人也不熟啊。

    看著站在一旁的第五倫,萬脩下意識地覺得:“一定是伯魚說服了馬督郵!”

    他心中大為感動,喃喃道:“二君,萬脩何德何能……”

    正麻利牽馬準備跑路的馬援卻斥他道:“休得多言,快來備馬。”

    萬脩應諾,也不矯情了,他為了還多年前欠原涉的恩情,自願頂罪赴死,可正如第五倫勸他的那句話:“你死尚且不怕,何況是生?”

    馬援裝好鞍韉,回頭看向第五倫:“伯魚,當真不與吾等同去?”

    拋下好不容易才統合到一塊的宗族,放棄所有在手的底牌,憑著一腔熱血義氣,和二人一起流亡重新開始?這是第五倫未曾設想過的道路。

    見他默然不言,馬援笑道:“莫非是捨不得郎官之職?”

    第五倫搖頭:“文淵能將督郵通印扔到酒盞中,我便能將這銅印黃綬棄之於廁溷,怎會可惜?只是……”

    萬脩覺察到氣氛不對,連忙道:“馬督郵,莫要為難第五郎君,他與吾等不同,家有年邁大父。”

    “大父在,不遠遊麼?”

    馬援頷首,覺得在意料之中,也不再勸第五倫,不料第五倫卻反問道:“文淵逃亡後,有何打算?”

    既然第五倫不同行,馬援便留了心眼,也不說去何處、投奔誰,只笑道:“還能做什麼,隱姓更名,蟄伏於邊塞山林,等待朝廷大赦。”

    殺人放火受招安?第五倫和萬脩面面相覷,等大赦,這靠譜麼。

    馬援自信道:“天下不安,早則三載,遲則五年,一旦亂起,朝廷窮於應付,肯定會對豪傑有赦免。屆時吾等便能脫罪,那之後的事,到時候再說!”

    還以為馬援有長遠計劃,沒想到這老哥也是一拍腦門做事。

    第五倫笑道:“看來我先前誤會文淵了。”

    馬援皺眉:“伯魚何意?”

    第五倫道:“我曾聽揚子云說前朝往事,秦末之際,漢高帝劉邦身為亭長,押送徭役去咸陽,結果中途逃走許多人。按照秦律,劉邦已犯下大罪,他索性把所有徭役都放了,與彼輩一同躲藏在山澤中做盜賊。直到秦始皇帝駕崩,陳勝吳廣共舉大事反抗暴秦,劉邦這才帶人響應。”

    他說道:“文淵以督郵身份釋放君遊而一同流亡,與此事頗類,我還以為,你亦有漢高之志!”

    “漢高……高祖?伯魚看我像麼?”

    馬援頓時樂了,他是對朝政不滿,平日裡言語多少有所抨擊,但確實沒到蓄謀造反的程度,今日流亡也是臨時起意。

    “我也不全是出於公義,眼看十年來朝政墮壞,豺狼當道,天下必亂。大樹傾倒時,離得越遠的人越安全,正如春秋所書,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夷吾在外而安,出去幾年倒也不錯。”

    茂陵馬氏與新莽捆綁太深,若能有個遊離在外的人,反而是件好事,這也是馬援不肯做郎官的原因。

    若換了兩個月前,什麼申生、夷吾,第五倫多半聽不懂,好在他這段時日在郎署學了春秋決獄。而揚雄更是塊寶,雖不通訓詁,卻博學廣聞,不記牢歷史怎麼在作賦時用典?

    第五倫便跟著揚雄學了點,他沒把春秋奉為經術聖典,只當惡補歷史知識了。

    馬援剛說的這個典故,第五倫是知道的,遂道:“重耳、夷吾也不能一生流亡在外,他們之所以能重歸故國,還是因為朝中有裡克啊!”

    春秋時晉國驪姬之亂,被一直隱忍蟄伏的大臣裡克所平定,又邀請重耳、夷吾回國。

    第五倫朝馬援、萬脩拱手:“我說句大話吧,二位在野,我則在朝,窮則自保,達則兼濟,比一直流亡等待大赦,起碼多了條退路。”

    先提劉邦,又自比裡克這弒君之人,話裡一個反字都沒有,但第五倫心中潛藏的反意已昭然若揭。

    萬脩聽得目瞪口呆,哪怕是原涉大俠,坐擁賓客數百,也不敢這麼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