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新番 作品

第361章 採風

    ()        淮北以北,豫州沛郡,龍亢縣,赤眉大本營附近。

    從去年老家被赤眉攻陷,直到今年二月份,桓譚已經滯留赤眉軍中小半年了。

    半載前,他是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高雅士人,縱有狂士性情,也不過是效仿狂隱者而已,如今卻是真正的不修邊幅,一身骯髒短打,身後掛著斗笠,已經能熟練地割牛草,甚至騎到牛身上。

    桓譚手裡不再是象徵高端節操的琴,而是做工簡陋的竹笛子,悠揚地吹著,老牛緩步載著他前行。

    每逢此時,劉盆子便會帶著一群牧童則緊隨其後,正在幹活的赤眉兵也停下手裡的活,拄著農具聽桓譚的曲調。

    不再是陽春、白雪,而變成了普通人也覺得好聽的下里、巴人。

    等回到營中,桓譚也不必再如囚犯一般被看管,他甚至搞到了一支筆,自己動手或騙劉盆子他們幫忙削的木牘、竹簡,已經塞滿了簡陋的牛棚。

    赤眉的大渠帥們不需要甚至排斥士人,但不妨礙桓譚自娛自樂,他讓相當於做了弟子的劉盆子幫忙磨墨,將今日外出放牛時與人交談聽來的歌謠抄寫在簡牘上。

    邊抄桓譚還邊搖頭道:“早知今日,當初應該死乞白賴,跟揚子云將方言之學學會,也不至於遇上不會講雅言或梁楚方言的人,就大眼瞪小眼了。”

    桓譚尤記得,老友揚雄有一段時間沉迷方言之學,利用他職務之便,與來自各偏僻郡縣的郎官士人交談。

    揚雄還對他振振有詞道:“古人云,聞其聲而知其風,察其風而知其志,觀其志而知其德。周時曾有輶軒使者採諸侯之方言,又有采詩之官擊鐸鄉間,採風而獻之,以正聽,遂有詩三百之國風……只可惜,王者之跡熄而詩亡,方音取韻及採風亦絕跡。”

    “有漢以來,雖有孝武立樂府,采詩夜誦,有趙、代、秦、楚之返。元帝、平帝也多遣人循行天下,覽風俗之化。然採風必基於知韻,朝廷使者到了各郡,若連百姓方言都聽不懂,如何能知其歌謠真意?”

    桓譚永遠忘不了揚雄當時的話:“是故我搜集方言,只是為了給新室重新採風,開王者之治做準備啊!君實,你精通樂曲,屆時是否要同往?”

    是啊,那時候,揚雄還是寫了《劇秦美新》,對王莽改制抱有無限期望。

    說來也不怕笑話,桓譚當時也差不多,讀書人誰不曾期盼恢復三代之治呢?新朝建立後,桓譚就做過王莽的掌樂大夫,負責派遣採風官。

    然而這只是掛著羊頭賣狗肉,所謂採風,不過是去搜集各地祥瑞,好為莽朝貼金罷了。真正的民間歌謠呼聲,一首都沒帶回來,只剩下一群阿諛奉承之言。

    桓譚暗道:“我當年沒有盡到職責,而今卻要拿起筆,耐下性,聽其謠。子云,你完成了方言採韻,至於採風,就交給我這樂官來做罷……”

    然而在劉盆子問他在做何事時,桓譚卻滿臉不屑一顧地說道:“聽到鄉間小俚還算有趣,暫且記錄下來,省得無事可做……”

    話音未落,他們又被赤眉從事一聲叫喚,喊出去幹活。

    赤眉如今有三十萬人,大約萬人為一營,由三老、從事掌管,各營分別安置在一個縣,平素的活基本基本就是打獵、挖野菜,為了果腹而翻遍每一個山丘,然後像蝗蟲一般將停留的地方吃得乾乾淨淨。

    赤眉起於海岱,轉戰青兗泰山,又輾轉到這豫州淮北,所以五方之民混雜,為了不餓肚子,男女老少都得上陣。

    在幹活間隙,桓譚正好方便打聽各郡民謠。

    “我家那邊的歌?”

    今日,一個來自兗州的塌鼻樑漢子被問到時,白了桓譚一眼:“餓著肚子,哪還有唱歌的興致?”

    可旁人都說,此人加入赤眉前,可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好嗓子,山歌俚曲就沒他不會唱的。

    桓譚看了一眼整天跟著自己跑的劉盆子,劉盆子只能苦著臉將囊中的食物遞過去,他的兄長在赤眉軍中做著點記賬之類的活,每個月多點口糧,也不捨得吃,多給了弟弟,而桓譚則聲稱,這些都是劉盆子做他弟子需要交的“束脩”,用起來毫不吝惜。

    幾口吃食下肚,那兗州漢子似也有了精神,起身將褲腰緊了緊,一吆喝嗓子,唱道:“何以孝弟為?財多而光榮。”

    “何以禮義為?史書而仕宦。”